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和風書院創辦人。研究專長為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
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加快,跨文化談判的能力也變得愈來愈重要。無論是商務、經濟或是政治談判,是能準確地解讀談判對手,攸關談判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也由於跨文化能力如此重要,近年,甚至有學者提出「文化智商」(Cultural Quotient 或Cultural Intelligence, CQ)這個概念,將其與智力商數(IQ)及情緒智慧(俗稱EQ)並列,衡量一個人對於跨文化的「理解力」與「適應力」,並將其視為全球化時代必備的能力。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從「文化智商」角度切入,結合《哈佛商業評論》焦點企畫文章〈跨國談判贏家攻略〉(Getting to Si, Ja, Oui, Hai, and Da)的論點,以及他長年為兩岸公私立機構進行談判教育訓練的觀察,點出國人在跨文化談判時容易踩到的「誤區」,並提出對應之道。
民選總統普遍面臨著如何增加「說服力」的挑戰;然而,總統說服力不足,並不像是很多人想像的,只是溝通技巧的問題,而有更深的戰略挑戰。談判與溝通專家劉必榮教授針對本期〈總統的說服領導力〉一文,提出他的看法。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