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hippel@mit.edu)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擔任創新管理的講座教授,並且擔任丹麥使用者中心創新實驗室的科學主任。他著有《大眾化創新》(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MIT Press, 2005)。
最近,一家大型汽車公司向一群新聞記者和汽車愛好者,公布公司未來十年的「創新藍圖」。發表到一半時,一些聽眾起了騷動,最後,一名聽眾站起來說:「你剛才提出打算在未來十年開發的所有創新產品,我們許多人早就安裝了。麻煩你去喝杯咖啡醒醒腦,然後再到停車場去看看我們的車子裡有哪些設備吧!」 這家公司的工程師和主管不知如何回應。他們當然不能說出心裡的話:「使用者怎麼可以這樣!他們應該要等我們去研究他們的需求,再替他們開發這些新產品啊!」
高級主管一想到產品研發,都夢想能夠持續推陳出新,源源不斷地推出突破性的產品,使公司迅速成長,並維持豐厚營利。經理人為此訂定雄心勃勃的目標,例如,有極高百分比的銷售業績,必須來自幾年前還不存在的產品。不幸的是,許多公司的研發部門實在無法有求必應。他們拿不出突破性的產品,只能擴充產品系列,並對現有產品和服務做漸進式的改善。隨著當今市場變化步調加快,這種因循苟且的做法只會讓企業走 下坡,無法促進企業成長。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