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重讀麥可.波特:什麼是策略?什麼不是策略?
1979年,麥可.波特發表經典〈競爭力如何形塑策略〉,似乎為「策略」下了最終定論。然而,17年後,波特才於〈策略是什麼?〉正式談論他對策略的定義,以及什麼並非策略。波特認為,所有策略從根本上可以分成兩條路:一種把餅做小,一種把餅做大。
現在回頭去讀彼得.杜拉克在1950年代晚期、1960年代早期如何談論競爭,會發現他其實只談到一件事:價格上的競爭。杜拉克絕非特例:顯然當時多數經濟學者也是所見略同。
這項概念廣受認同,一直到1979年,麥可.波特的〈競爭力如何形塑策略〉才提出質疑,並提出另外四項競爭力。波特在2008年對這篇經典之作提出新論的時候,我問他為什麼會想出波特五力架構,他的解釋就是認為「競爭實在不可能只有價格競爭一項。」
於是波特提出他著名的理論,認為某個產業的競爭程度(也就是參與者能夠自由訂價的程度)除了會受到激烈的價格競爭影響之外,也會取決於買方與供應商的談判力量、以及新進公司造成的威脅程度。如果這些作用力很弱(像是在軟體與軟性飲料業),許多企業都能獲利。而如果這些作用力很強(像是在航空與旅館業),幾乎所有企業都無法取得誘人的投資報酬。在波特看來,所謂策略就是要找出自家企業最佳的定位,而且不僅考慮競爭對手的訂價壓力,還要考慮整個競爭環境的所有力量。
在許多人眼中,波特的論點似乎是對這項議題的最後定論。例如在2015年3月,瑞貝卡.霍克斯(Rebecca Homkes)、唐納.薩爾(Donald Sull)與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