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社會敏捷法推動企業目的

敏捷法推動企業目的

攝影/盧迪尼.史密斯(Rodney Smith)

一個人會因為活得有意義,變得更有活力;企業同樣也需要目的。愈來愈多的領導人不再專注於創造股東利益,而是希望將企業文化轉為重視企業目的,而敏捷法,可以協助達到這個目標!

人天生就要追求目的。古代哲學家的一個假設想法,現代科學家已經證明為真,那就是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的人,精神上更健康、更具韌性(resilient,或譯復原力),更有動力。他們的身體也更強壯,壽命更長。他們對家人、朋友和整個社會的貢獻更大。

企業可以讓人們更容易擁有具目的性的生活,也可以讓人們更難擁有這種生活。數十年來,經理人信任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的說法,他們承諾,如果企業實現獲利最大化,就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大的利益。然而情況並沒有如此發展。過度注重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行為,剝奪了其他利害關係人擁有的價值。最近的一個現象是:辭職的人數創下新高,而其他人則是加入罷工的行列,顯見民眾日益相信生命苦短,不應浪費在令人沮喪的工作上。對社會不平等和環境破壞的擔憂正在升高。這個系統已經失衡,而且情況愈來愈糟。

高階主管注意到了這些問題。根據《財星》(Fortune)雜誌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只有7%的財星500大執行長,認同自家企業應該「主要專注於獲利,而不是被社會目的分散注意力」。挑戰在於,很少有高階主管知道,要如何把一個追求獲利最大化的系統,轉變為目的驅動的系統,同時又不會危及自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