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社會 當機器人取代人力之後會如何?

過去的科技取代了人體的勞力,因而增加了人類努力的價值,並在這個過程中,帶動經濟快速發展。而未來的科技,則會代替人類的感官和大腦,因此將會加速這個過程,但同時也會有風險,可能使得數以百萬計的人,根本無法有經濟貢獻。而這樣對於正在縮小的中產階級,造成更大的傷害。

一般估計的科技進步速度,總是不精確,但是我們可以持平地說,過去比現在的進度慢得多。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 (Henry Adams)測量煤的發電量,以衡量技術進步的速度。他估計,從1840年到1900年間,發電量每十年增加一倍,相當於年複和成長率約7%。現實的情況可能比這速度慢得多。例如在1848年,火車速度的全球紀錄達到了每小時60英里。一個世紀以後,商用飛機載客飛行速度接近每小時600英里,每年只有約2%的進步速度。

相較之下,現今的進步速度快得多。以電腦記憶體的資訊儲存密度為例。從1960年到2003年,這密度增加了五百萬倍,有時每年以60%的速度增加。與此同時,如摩爾定律(Moore’s Law)所預測,半導體技術過去五十幾年,以40%的速度在進步。這種進步的速度,潛藏在技術創造出的各種智慧型機器中,從機器人到汽車到無人機,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