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演講或做簡報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注意表情最明顯的觀眾,從而高估整體聽眾的平均情緒狀態。研究表明,如果聽眾群體愈大,這種注意力偏向就愈大。此外,我們對消極情緒的注意,會高於積極情緒,明確偏向較負面的評價。
想像你在進行演講,不論是進行簡報,還是推銷構想,當你在滔滔不絕的時候,眼光難免會掃視台下的聽眾,然後不自覺的想:剛才有人笑了嗎?還是看起來困惑?或者在打呵欠?甚至,有些人看起來很不認同的樣子?
這些表情都會影響你演講時的表現。有人認為,演講的時候要把台下聽眾當成南瓜,才能不受干擾完成演說;也有人認為,要及時觀察聽眾的反應,修正內容或做出回應,演講才會精彩。那麼,到底哪種論點才是對的?
研究顯示,如果要同時觀察一群人,觀察者的注意力通常最容易被情緒強烈的臉孔吸引,不論這個強烈的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相對來說,情緒不這麼強烈,或沒有特別表情的臉孔,就容易被忽略。
在公開演講的情況下,這種差異會對演講者造成干擾,誤以為那個表情最明顯的人代表了所有聽眾的反應,從而導致對整體氣氛與自己表現的誤判。
比方說,演講者看到台下有個人很明顯一直在打呵欠,他就會不自覺認為,每個聽眾都覺得自己的內容很無聊。殊不知,那個打呵欠的人可能只是前一晚睡眠不足,與演講者說了什麼完全無關。但這個反應,足以讓演講者感到十分挫敗。
除此之外,我們對負面表情的反應,會比對正面情緒的反應來得更大。比方說,演講者看到有人一直打呵欠,但也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