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傳統產業如何進行平台轉型?
平台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以技術連結人、組織和資源,形成能創造與交流龐大價值的互動生態系統,對傳統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傳統企業應該如何從產品思維轉型為平台經營?如何從傳統業務導向換軌到平台的互動過程?該投入的資源與行動為何?如何管理平台中雙邊或多邊的利害關係人?本導讀精選了五篇《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文章,並以台灣大車隊的平台轉型經驗為案例,引領讀者思考這些問題,探討平台運作、企業轉型、以及社群經營等管理實務。
平台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連結技術、人、組織和資源,形成創造與交流龐大價值的互動生態系統。平台經濟正在不斷改變人的生活,在商業競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全球許多創新企業利用平台經濟模式快速成長,並且跨入其他傳統行業如金融、出版、電信、家居、交通等領域,占領統制地位。
平台興起,不改變,就等死
平台的創新商業模式打破產業疆界,受威脅的傳統產業不得不進行數位轉型,因為新科技出現、社群力量崛起,讓傳統企業面對「不改變,就等死」的困境。
對於想要擁抱平台經濟的傳統產業經理人而言,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平台?《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從產品到平台全攻略〉一文對平台的定義是:連結兩個或更多不同使用者團體的中介者,讓不同使用者團體可以彼此直接互動。一般而言,平台的商業世界中有四種不同身份的參與者:「擁有者」控制平台的智慧財產和治理、「供應者」提供平台與使用者之間的界面、「生產者」創造平台上的產品給「消費者」使用。平台擁有者提供基礎設施和制定交易規則,藉由供應者的協助,將生產者與消費者聯結與媒合,產生創新的交易(交換)行為,創造出彼此的價值。
其實在網際網路尚未普及前,平台就存在商業世界裡,例如連鎖便利商店。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