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指標笨蛋!重點是指標管理!

笨蛋!重點是指標管理!

笨蛋!重點是指標管理!

Varavin88/shutterstock

領導人,你還只是單純設定業績目標,來驅動你的團隊嗎?試試用「指標」來進行管理吧!

有一位國際品牌總經理,旗下掌管超過10個牌子,為了讓各品牌的顧客也可以知道集團下其他牌子的美好,他因此舉辦年度跨品牌試用會。這位總經理計畫邀請超過1,000位顧客到現場,讓每位VIP提走滿滿一包各個品牌的型錄、免費試用品……光想像那畫面有多美好,就讓總經理對這個方案信心滿滿,他因此拍板,要10個品牌,在3天的試用會內,創造至少2,000萬業績。

壓力來了!總目標是2,000萬,等於3天內要做到平常一個月的業績。業務總監為了使命必達,便要求試用會上至少要有超過20位業務(平日為3位)全天待命,除了確定邀請的VIP真的會出席,也務必要做到業績。每位超級業務為了達標,大家都有個默契:「不會買的客人不邀請」。

因此,跨品牌試用會的現場就變成這樣:上千名VIP被「急急如律令」地call來,的確也在離開時滿手的型錄和免費試用品,但他們在走出會場的那一刻,會被業務攔下,詢問剛剛試擦時喜歡哪個保養品,然後被提醒現場購買有優惠,也被暗示要有「低消」才能離開,以免損及他尊貴的VIP身分……

結果就是,上千名顧客現場買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用到的保養品,手持發票,急匆匆逃離現場!這10個國際品牌,在72小時內就惹火了超過1,000個客人……但是,他們繳出了2,000萬業績的成績單!

恭喜這位總經理,你達標了。

但,這是你要的嗎?

什麼是目標(Goal)?目標的定義,依照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說法,是在設定的時間內,所欲達到的結果。

請特別留意兩個元素,一個是「時間設定」,一個是「所欲」達到的結果。我們來探討後者。

在《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書中,他不斷地強調:要針對目標,做出好的決定,必須決定每個領域中你到底要衡量的是什麼,以及你用什麼來做衡量,這樣,才能做到你想要的結果。

其中,所謂的「衡量」,就是找到適當的「指標」(indicator),以此檢查、預測、修正,以確定所有單位、每個人,即使分散各地,各有專業,但都朝著一致的方向邁進。

因此,所謂目標管理就是希望透過「指標」來進行管理。以確定同仁是用公司期待的方法,在時間之內,達到想要的結果。

席恩.柯維(Sean Covey)等三人,在《執行力的修練》(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一書中,針對「指標」有清晰和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為,指標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是指「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意指,時間到了,你才能取得資料,得到結果。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每季業績報告,或是每半年的財務分析報表等。

二是指「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意味,你可根據某些項目數字,協助讓你推測目標可達成的機率。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 NPS),或是設備綜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OEE)等。

您應該已經發現,「領先指標」的「策略價值」比較高。

您應該也注意到,常見的員工KPI是落後指標,它對公司的整體價值並不高。

「領先指標」提供我們預測未來的訊號,因此讓我們得以有機會回應現狀,不斷修正,在最終,仍可以達成目標。「領先指標」就像一台車子的導航系統,讓我們預先看到前方路況,決定我們是否調整行車的路線和速度,可想而知,它對完成任務,達成目標,有絕對關鍵的作用。而一家公司的成功,往往也在於能找到關鍵指標,產生槓桿效益,讓有限資源集中在關鍵優勢上。

那,要如何找到「領先指標」

「公式計算」及「經驗與專業」是兩種常用的方法。

1. 公式計算

如果您的服務單位,可以用公式計算出績效,那麼,就可以抽取(部分)公式中的元素,成為領先指標。

例如:淨推薦率=(推薦型人數–批評型人數)÷(回覆人數總和)×100

例如:零售業=來客數×轉換率×單品金額×單品數量

例如:設備綜合效率=稼働率×產能效率×良率 

2. 經驗與專業

經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其實領先指標已經存在,只是沒有人進行挖掘或追蹤。這可以透過經理人有意識地在數據中,找到因果關係,從而找到有效的指標。最有名的案例應該就是電影《魔球》(the money ball),當中的球隊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以球員上壘率紀錄做為球隊得分的領先指標,而讓奧克蘭運動家隊在2002年創下20連勝的驚人紀錄。

專業

另一種方式就是請教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可透過聚焦某些問題,經過現場實際觀察,產生「解決問題」的想法(例如想要減少換模具的時間);或是透過清單檢視(例如飛機起飛前的檢查清單),以確認預備工作的完整,都是業界常見的做法。

在我的輔導經驗中,「領先指標」是大家最不熟悉的,產出過程也是最痛苦的。主要是因為做決策、訂目標的人,通常也是離市場最遠,執行經驗最少的人。這時,我們就要提醒,為什麼訂了目標卻無法達標,有時往往不在於你目標寫得不精采、不仔細,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沒有透過市場的角度,來看顧客到底要什麼,而什麼才是達成目標最關鍵的事。

因此,回到前述的故事。總經理,你還只是單純設定業績目標,來驅動你的團隊嗎?試試用「指標」來進行管理吧,你會發現,你不但可以達標,而且是用你想要的方式,收到你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