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聚陽實業:創新營運模式
個案簡介
聚陽實業:創新營運模式
2007年初,聚陽實業(Makalot Industrial Co., Ltd.)董事長周理平,一方面欣慰地審視著全體員工努力創造出將近126億的營收,另一方面,他也思索著如何帶領這個平均員工年資只有四年的台灣紡織業模範生,再創事業成長的新里程碑。
十六年前,聚陽在國內紡織成衣業外移的背景下成立。從一個初期拿不到熱門配額的小型代工製造廠,逐步發展成為流行服飾的供應鏈整合服務廠商,聚陽開創了不同於一般紡織成衣業者的經營模式(公司沿革請參見Exhibit 1)。透過這個快速與彈性交貨的供應模式,聚陽在過去十年(1996-2006年)得以創造出每年43%的複合成長率(CAGR),以及最近五年平均30%以上的淨值報酬率(參見Exhibit 2)。
隨著2005年全球紡織品與成衣配額制度的解除後,紡織成衣產業的競爭基礎已從配額的取得,回歸到生產效能的提昇,不僅全球供應鏈整合的腳步將更為加快,生產佈局的區位選擇將會有結構性的轉變,而新興國家如印度、越南等地的生產群聚(production cluster)將逐漸成形。
面對產業結構與競爭的變化,聚陽經營層正謹慎地檢視目前所建立的優勢...
個案摘要
本個案主要描述創立於1990年的聚陽實業,如何以一個中小型規模的成衣製造廠,在技術成熟、競爭激烈的國際成衣服飾供應體系中,掌握住配額取消後的新競爭結構與成長機會,以創新的經營策略導引事業快速成長的歷程。
聚陽實業成立於台灣成衣業因成本上升而外移的年代,屬於產業的後進廠商。初期由於沒有能力取得配額,因此習慣於多種少量生產、平織梭織能力兼具、以及居安思危的敏感度。隨著配額制度的取消,廠商的競爭轉而以效率為基礎,聚陽逐步調整其業務策略方向與生產基地的佈局,選擇切入美國大型零售通路的私有品牌產品市場,成功地建構起新的價值主張,從而得以締造超過40%的年複合成長率(1996-2006年)、與30%以上的淨值報酬率(2002-2006年)的績效。
歷經連續五年的優異表現,聚陽開始檢視其未來的成長動能,尤其是目前的營運模式是否能持續發揮競爭優勢?相較起業界標竿,此一營運模式是否需要調整?而目前高度集中業務於美國市場,是否還有成長空間?若需要調整業務結構,該從那個方向著手?聚陽內部開始嘗試的自創品牌業務,是否是正確的策略選擇?而這些多元發展策略是否能夠讓聚陽持續地保持高成長的動能,正考驗聚陽經營決策者的智慧。
教學與學習目標
本個案主要的目的在提供學習者關於「企業營運模式」的討論,以及由營運模式延伸到「成長策略」的學習。在一般策略管理課程設計裡,營運模式屬於事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的整體呈現,而成長策略則是由事業策略轉進企業策略(corporate strategy)的重要主題。
聚陽實業個案的內容,基本上提供一個可以討論產業結構變遷、營運模式形成的策略邏輯、競爭優勢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以及成長策略選擇等多層次系絡與議題的有效素材。
-在產業環境部分,本個案可以討論產業供給及需求結構,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轉變,以及產業中不同類型廠商的策略定位與比較;
-事業策略的部分,本個案內容可以協助學習者從重要策略活動(strategic activities)與策略選擇(strategic choices)裡,透過策略活動系統圖(strategic activity system),建立營運模式的分析樣貌;
-成長策略的部分,本個案可以提供學習者建構多維(產品、市場區隔、地理區位、垂直整合程度)的事業佈局(business configuration)架構,配合主要競合廠商(尤其是利豐與Zara)的營運模式比較,討論聚陽持續成長的策略邏輯與評估可行方案。
整體言之,本個案有如下之學習目標:
1. 學習對於一個全球性產業,進行產業結構分析,同時理解國貿遊戲規改變時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2. 掌握企業如何由外而內尋找策略空間,以及由內而外思考策略方向,從而選擇適當的策略定位。
3. 掌握如何由策略定位,發展出營運模式及策略活動系統,成為不易模仿的競爭優勢。
4. 學習建立企業持續成長的動能方向,評估能力差距與發展空間,訂定未來的策略目標。
適用課程與對象
原則上,本個案適用於「產業分析」、「策略管理」、或「國際企業經營策略」等課程。若用於產業分析課程,可以作為產業結構、價值鏈的創利與分利等議題的討論個案。若用於「策略管理」類課程,則最適合用於討論策略定位、營運模式、競爭優勢、策略活動系統、成長策略等議題。若用於「國際企業經營策略」課程,可針對全球產業結構分析、國際營運模式比較、全球價值鏈與策略分析、國際競合策略等議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本個案適合用於大學部高年級、MBA與EMBA的相關課程。授課對象若具備產業分析以及策略分析的基礎知識,可以直接帶入廠商決策主題的討論。若學習者多為沒有產業經驗者,建議應多著墨於產業系絡的討論,側重於產業結構對企業形成策略的討論。若在EMBA或甚至紡織成衣產業的業內經理人授課,可以多花些時間討論聚陽與利豐及Zara的營運模式比較,以及聚陽的未來成長性與問題。
討論問題
1. 全球成衣(紡織)業有何基本特性?隨著WTO取消配額制度,產業上下游結構有何轉變?對成衣製造廠商的競爭態勢,有何重要影響?
2. 聚陽為何能夠以後進廠商,成功地轉型成長?其營運模式的策略邏輯與能力內涵為何?
3. 聚陽如何保持其成長動能?目前的營運模式是否需要改變?聚陽擬採取的自創品牌策略是否是正確的選擇?聚陽是否還有更好的成長方向?該如何評估這些選擇方案?
相關文獻參考
-Magretta, Joan. 2002.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5):86-92.
-Porter, Michael E. 1996.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6): 61-78.
-Chesbrough, H. 2007. Why companies should have open business model?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22-28.
教學建議
教授此一個案,建議先簡單勾勒一個紡織業的價值鏈(參考TN-Exhibit 1),然後邀請同學說出產業特性,並以供給、需求及全球整體這三個面向,整理同學的發言。一般而言,先談產業層次的主題之後,再討論廠商層次的主題比較理想。
成長議題可作為個案最後的結尾,避免將討論限制在品牌事業成功與否而已,建議用提問以刺激同學思考,例如『聚陽是否還有其他成長方向?』、『這些方案的市場機會為何?』、『聚陽還欠缺什麼能力去達成新目標?』、『如何培養這些能力?可由併購的方式取得嗎?』。最後則以品牌事業為例,分析市場機會及能力缺口,讓同學瞭解思考成長問題的邏輯為何。
如果面對比較有經驗、甚至業內的學員,可以在聚陽營運模式分析完後,加入與香港利豐集團與西班牙ZARA服飾的經營模式比較,刺激學習者瞭解經營模式的多樣化及其配套條件,同時,探討區位優勢如何影響當地業者的競爭能力。
若針對紡織成衣產業的營運模式為專題的授課單元,亦可結合哈佛商學院(HBS)的利豐集團個案(Li & Fung, 2006, HBS 9-307-077)與Zara個案(Zara: Fast Fashion, HBS 9-703-497)運用,將會有更深入的討論與學習的效果。
整體而言,本個案非常適合一個90-100分鐘的課程單元運用,時間分配建議如下:
討論問題解析
1. 全球成衣(紡織)業有何基本特性?隨著WTO取消配額制度,產業上下游結構有何轉變?對成衣製造廠商的競爭態勢,有何重要影響?
從供給面來看,織造技術由於生產設備的差異,針織、梭織及毛衣三類產品屬於不同的專業分工,多數廠商選擇其中一類專精生產。紡織成衣屬於勞力密集產業,因此,產地通常集中在勞工成本較低的地區,隨著配額的解除,產地朝低成本與高效率的地區集中的趨勢越發明顯。但是,製造地區的集中,並不意味著產量集中;相反地,成衣產業因為進入門檻不高,生產廠商家數自然眾多而分散。
本產業之所以進入障礙不高,係因成衣生產工序多,不易被完全自動化、技術層次及資金需求不高,變動成本高於固定成本;個案中所提示的數據顯示,成衣製造的最小經濟規模(MES, Minimum Efficiency Scale)約為年產25萬打,相對於美國年進口量(19億打)、全球需求量(約美國4倍,76億打)的比值都很低,因此,市場可容納的廠商數非常多。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出口到美國的亞洲成衣廠商中,營業額最大的韓國廠商在2006年總營收約為6.5億美元,與美國成衣市場的製造商產值870億美元相較,市佔率不到1%,也說明了此一產業屬於「碎裂式」的產業結構(fragmented industry)。
2005年紡織品配額制度(MFA)的取消,使得廠商對於生產地的選擇,不再以「配額」為重要依據,而是以勞工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原料充沛、或接近買方市場的區位(以降低運輸成本)為生產地的考量。同時,製造的效率與品質的重要性也跟著提升。眾多廠商的激烈競爭之下,原先握有配額的廠商若不能提高競爭力,其市場訂單將逐漸釋出,被競爭力較高的廠商接收;而擺脫了配額的限制,買方為管理方便,也會將訂單逐步集中在可長期合作的製造商,在整併的過程中,掌握先機的企業可以快速的擴充業務規模。
就需求面而言,成衣進口的地區集中在美國(27%)與歐洲(26%),而買方多為零售商(美國為45%)及進口商等通路,集中程度相對於製造商高出許多。另外,女裝(美國為60%)類服飾為季節性產品,時效性高,市場需求不易預測,單多量少;再加上樣式種類繁多,季末存貨須以折價出售,因此,存貨控管便成為品牌商或通路商經營的首要之務,從而使得生產者的供貨速度與內容變動彈性,越發成為競爭的關鍵。
整體來說,成衣業穩定而成熟,佔全球貿易額3%,成長率約7-12%,屬於WTO規範的全球型產業。從價值鏈(參見TN-Exhibit 1)的角度分析,成衣的生產地(多位於開發中國家)與需求市場(已開發國家)分離,加上季節性與流行服飾需求的不確定性,中間商對於提供零售市場多樣、速度、彈性、與低成本的需求,便存在許多價值創造的空間。
例如:台灣的『三角接單生產網絡』、香港利豐集團所提供的價值鏈整合服務,都是因應此一結構產生的營運模式;另外,為促進產銷的協調,將生產基地設置在主要進口國的鄰近區域,或是再簽訂貿易協定形成整合型區域經濟,亦為另一趨勢。
就價值鏈的利潤分配而言,由於生產與銷售兩端廠商的集中程度差異大,因此銷售端的議價能力較高,整個價值鏈上的分利比重基本上是往銷售端傾斜。流行性服飾的分利更為明顯,相關價值活動中,設計、物流、零售所創造的價值,將會高於單純製造的活動。
2. 聚陽為何能夠以後進廠商,成功地轉型成長?其營運模式的策略邏輯與能力內涵為何?
讓我們先檢驗聚陽的成長曲線。若將過去十年分成兩個階段,1995-2000年,聚陽營業額成長了19倍,稅前淨利則成長了23倍;到了2000-2006年,營業額的成長力道雖然趨緩,但是,淨利的成長卻能超過前五年的水平。顯然,這與聚陽在這段時間裡所採取的經營模式與執行效能關係密切。
探討聚陽的經營模式,我們建議可以透過策略活動系統圖(SAS)的方式導引,並輔以營運模式的五項元素(Chesbrough, 2003):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價值鏈定位(value chain positioning)、營收基礎(revenue mechanisms)、生態體系(ecosystem),以使學習者勾勒SAS後,能夠以這五項元素檢視營運模式內容的完整性。
TN-Exhibit2所示,係筆者上課時所勾勒的策略活動系統圖(注意:此圖並非唯一,建議教學者自己依解析邏輯勾勒),據此,我們可以逐一解析聚陽營運模式中重要的策略選擇(strategic choice,用深色標示),以及支持這些選擇的策略活動(strategic activities):
● 聚陽選擇美國大型零售通路商的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產品為其提供ODM業務,實乃關鍵的策略選擇。
通路私有品牌產品不同於過去與進口商的代工業務,聚陽有機會提供產品客製化設計的機會,因為大型通路商不會、也不需要雇用大批內部的產品設計人員。在這種分工基礎下,聚陽不僅有機會賺設計服務的錢,甚至可逐步延伸提供產品設計優化、布料優化、與彈性供貨/季中改變訂單內容的服務,其中彈性供貨有賴於製造週期的縮短(5週),季中轉換訂單內容則需要從設計下手,不同品項設計共用布料,開季之後則依銷售狀況移轉布料追加暢銷品項的產量,因而有效地降低客戶的過季存貨;這對於流行服飾品項更有價值。這些策略性作為,使聚陽得以維持訂單的單價與利潤。
● 聚陽在這個市場區隔中,特別聚焦於中價位流行女裝的產品品項,亦是優勢得以發揮的策略選擇。
由個案中所提供的資訊顯示,女裝在美國市場約佔六成,私有品牌市場則約佔45%,換言之,女裝的私有品牌市場約為整體市場的27%(整體成衣消費市場總銷量約為1300億美元[第4頁],但製造商產值則只有870億[第2頁],換言之,聚陽所聚焦的市場區隔產值約為235億美元)。反觀,聚陽本身八成業務為女裝,六成為私有品牌業務,亦即將近過半的業務量聚焦於此一區隔。由此分析,可以看出聚陽的業務重點選擇。
由於女裝的多樣性與流行需求,相較於男裝或童裝,特別會有客製化設計、速度與彈性的需求,而中價位市場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仍高,低成本優勢仍是基本競爭要素。換句話說,聚陽的市場區隔與競爭優勢選擇能夠充分結合,是營運模式能發揮效應的基礎;而能夠在多種少量的區隔勝出,應與聚陽早期因無力取得熱門配額,而專事多樣少量品項所鍛鍊出的能力有關。
● 速度、彈性與低成本優勢的發揮,有賴於成立VT、與布商建立夥伴關係、持續投資資訊系統、自有產能與集中調度。
為了能夠真正提供客製化需求,聚陽對於一定業務量以上的大型通路客戶,提供專屬設計與服務團隊(VT),形同客戶的虛擬設計與開發單位(arm-length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eam);同時,積極地選擇與少數重要布商建構深化的聯盟關係(deep and narrow),並以中國地區布料供應商為基礎,將布商夥伴及早帶入業務開發過程,協同布料創新,同時建立布商、製造商與客戶三者合理的風險分攤機制,這些都有效地強化了聚陽設計、速度與彈性的優勢。
聚陽從2000年開始導入ERP系統後,陸續開發CPFR作業系統、WebPDM、乃至GLIMS全球運籌系統,這些系統都可有效地加速產銷協調的效能。
聚陽的低成本與彈性優勢來自於以自有產能(75%-85%)為主、外包生產則進行調節,80%的工廠專精、20%廠則為彈性生產,總部進行跨產區的生產協調,所有的廠房都只租不買。
根據訪談的資料顯示,聚陽的製造成本降低的幅度,大約抵銷生產原料價格上漲的幅度,使得聚陽過去五年有辦法維持相同(8.5-9.8%)的營業利益率。由於外購原料佔總生產成本的65%,而產區的相關成本約佔25%[第6頁],外購原料在過去五年上升5%,相當於廠區成本需要降低五分之一(5%/25%)。由於成衣生產屬於成熟製程,無生產技術的進步因素,此一成本的下降,應與其產區集中、專精配置、與集中調度產能等諸多管理措施奏效有關。
● 聚陽採取由專業經理人共同經營的模式,全員入股與(即時)高利潤分享的政策,加上周董事長鼓勵團隊精神、誠信與分享的文化,也對於組織的速度、彈性與低成本產生了無形的支持。
由於策略聚焦,競爭優勢目標明確、內部關鍵活動的一致性高,聚陽從2001年以後,持續維持16%的毛利、8-9%的淨利,幾乎每年可以有半個資本額的獲利,同時,低固定資產使其總資產周轉率(2-3次)與報酬率(16-19%)提高,從而提昇整體淨值報酬率(30-35%)。相較於全球成衣產業的標竿企業,利豐(約87億美元營業額)與Zara(約71億美元營業額),聚陽只有他們1/20的規模,但能夠創造相當的資本報酬率,誠屬不易。
有趣的是,這三家公司在營運模式存在相當大的差異(請回憶杜邦公式的內容):
● 聚陽以製造能耐為基礎,透過聚焦策略與內製產能(中度垂直整合),發展出客製化設計、速度、彈性、與低成本優勢。其利潤率介於8-10%,但固定投資極低,因此,資產周轉率極高,從而產生30-35%的ROE。
● 利豐以貿易商能耐為基礎,充分利用全球外包與策略性併購的優勢,以非常低度垂直整合的佈局,發展出客製化、速度、彈性、與低成本的優勢。其利潤率標榜賺供應鏈上的的軟三元,因此,只有3%左右,但因為是貿易商,完全不投資工廠,其資產周轉率更高,因此,也得以產生30-40%的ROE。
● Zara則是以高度垂直整合的佈局,從設計、製造、物流、到零售的一條龍營運方式,針對中價、中等品質的流行服飾市場,創造以速度導引流行需求的營運模式。由於涵蓋的附加價值活動範圍叫廣,其營業利潤率約在16-20%,但固定資產投資是三者最多的,但其以速度為重心的營運,帶動的高的總資產周轉率(非常低的流動資產),最終也能夠創造30%左右的ROE
這三個個案的比較,可以提供學生對於不同營運模式間的營運邏輯,會有絕佳的體會(誠可謂:異曲同工之妙)。
3. 聚陽如何保持其成長動能?目前的營運模式是否需要改變?聚陽擬採取的自創品牌策略是否是正確的選擇?聚陽是否還有更好的成長方向?該如何評估這些選擇方案?
聚陽的自創品牌策略應該有多重目的。
-其一、業務多角化目的:為防止業務過度集中於美國市場(前五大客戶佔77.62%),開發新的成長元素(可以是自創品牌為一個新的小型客戶);
-其二、探索性學習目的:希望利用自己開拓品牌的歷程,培養對消費市場的敏感度,伺機學習如何賺品牌的錢;
-其三、掌握新興市場成長機會:中國大陸市場的成長機會,對聚陽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誘惑;
-其四、綜效目的:根據周董事長的說法,自有品牌的經驗應該能夠回饋給ODM業務。
儘管自創品牌產品的選擇,應該有延伸現有的設計與製造能耐,尤其是女性兼具流行與機能的運動休閒服飾,但是,亞洲市場的消費者行為未必相同於美國市場,綜效目的恐怕有待商榷。同時,因為是探索性的目的,所以,資源投入應該相對保守,所以,恐不易找到專業行銷高手加入,若以代工製造的業務老手擔綱,顯然會事倍功半(事實似乎也是如此!)。
回過頭來,如果自創品牌有問題,聚陽可否維持現狀?只要仔細分析,應該可以瞭解聚陽在現有市場的成長空間,並非像想像中那麼大。
依照個案所提供的數據,可以推估聚陽現有在美國目標市場(女性服飾、通路私有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雖然不大(0.8%,如下表),但規模相近的廠商約有30家[第2頁],加上,根據訪談時業者的估算,2008年初,私有品牌對聚陽同類型廠商的採購比例約為25%(以30家廠商平均每家0.8%,顯示聚陽目前位在這群廠商的中段班),其餘仍向進口商下單。因此,聚陽若要在現有區隔市場中繼續滲透,必須藉由提供更多差異化的服務或價值,移轉其他競爭者握有的訂單量,甚至積極取代進口商在價值鏈中的角色。
即便如此,聚陽也需要評估若因業務過度集中美國,一旦有系統性風險產生時,企業的風險將無以分散的窘境。當勢必需要分散美國市場的過度集中,自有品牌能夠延伸的綜效相對有限的情形下,歐洲市場的發展便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歐洲占成衣全球成衣產值的26%。儘管歐洲市場的進入障礙不低,但是,若針對約略相同的市場區隔,則應該是較有機會的。
簡言之,聚陽必須重新檢視其策略佈局,確認其策略定位與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在垂直面,聚陽若以製造為中心,不論思考往品牌通路整合、或往布料整合,都會與現有策略夥伴(關鍵供應商或客戶)存在利益衝突的問題;水平面的擴張,包括產品、市場區隔、客戶、地理區位等,應該是較能發揮現有能耐的成長選擇。另外,放眼成衣產業的發展趨勢,速度與彈性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聚陽的製造商定位與區域優勢,也可以思考與利豐或Zara發揮區位互補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