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健康政策中心經濟研究資深研究員。她是健康照護經濟學家,尤其擅長處方藥領域,曾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經濟局的局長、衛生與公眾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監察長辦公室首席健康照護經濟學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評估與研究中心經濟幕僚長,以及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經濟顧問。
川普總統提出對處方藥徵收關稅,意圖使製藥業回流美國、創造就業並強化國安。不過,專家指出,此舉對品牌藥與學名藥將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對利潤豐厚的品牌藥而言,高關稅或許能迫使藥廠將產線移回美國,但實質就業效益短期內有限,長遠則可能推高本已昂貴的藥價。至於利潤低、價格競爭激烈的學名藥產業,關稅反而可能導致藥廠退出美國市場,加劇藥品短缺。專家認為,若要強化美國本土製藥,應以策略性關稅輔以政府資金投入與產業政策,而非仰賴關稅一招解決所有問題。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