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助攻地方永續,玉山銀行深耕小微企業、點亮地方經濟

地方上的創生團隊大多規模小,經常遇到市場不夠大、資金不夠多,導致留才、吸引人才遇到問題,成為發展上的困境。

【Sponsored Content】這幾年大家都在談地方創生,無論是返鄉或移居,回到地方除了懷抱使命感,找出地方特色作為發展動力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永續共好的商業模式。然而地方上的創生團隊大多規模小,經常遇到市場不夠大、資金不夠多,導致留才、吸引人才遇到問題,成為發展上的困境。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表示,創生與創業不同,創生從人與地方的連結出發,除了規模小、產值少,也因為地方創生緊扣「人、文、地、產、景」,讓他們的創意發想很難在市場上估計出價值,加上大多數的團隊需要的其實是足以週轉的現金流,也因此較難得到銀行的融資。​

力挺小微企業,解決地方產業金流痛點

長期耕耘台灣小微企業的玉山銀行,是台灣第一間響應地方創生的銀行,多年來持續用金融力量來支持地方創生,甚至在國發會提出地方創生之前的2018年就已經成立了「地方創生培力團隊」,深入拜訪、發掘台灣特色產業。​

玉山金控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表示,玉山在1992年成立,創辦人期許玉山要成為一間不一樣的銀行,除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更希望透過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很重要的力量,玉山深耕台灣小微企業超過10年,後來發現在日本有所謂的地方創生,可以為小微企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很早就建置專案小組,提供在地企業營運輔導與資金兼具的整合服務,協助在地企業轉型升級,為地方挹注新活水。」​ ​也因此,為協助團隊站穩經營腳步與財務資源支持,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特別找到玉山銀行攜手推出全台首創「地方創生多元融資方案」,並打破傳統金融限制,依團隊成長歷程、經營模式與資金用途,客製化專屬融資方案。

大創生時代:地方的天空沒有極限 - 在地方築夢 在世界相遇

內圖

由左至右為:玉山金控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請聽,哈佛管理學!》主持人楊瑪利

不只挹注資金,更輔導團隊建立健全財務體制

「對地方創生團隊來說,財務規劃其實是最弱的一環,所以你怎麼樣能夠透過好的財務計畫,能夠尋求到你所需要的資金,我們真的需要有一個合作的夥伴來協助。」陳美伶強調。​

尤其台灣地方創生的特色與核心是「由下而上」推動、整合,以需求驅動供給。陳美伶表示:「由下而上去了解民間的需求是什麼,銀行也要很熟悉地方的需求。所以我們這次才會找到玉山銀行,盼能藉重玉山長期投入地方創生、社會創新領域的豐富經驗,陪伴地方創生團隊邁向穩定成長。」​

為協助地方創生團隊打造健全的財務體系,玉山銀行特別打造專屬審核團隊,翻轉傳統申貸模式,以「資金提供」、「品牌曝光」及「培育人才」三大面向提供專業上的協助,以創新金融支持在地產業發展。​

張綸宇表示:「我們除了透過像是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這樣的民間組織去認識在地企業外,也出動全台139間分行直接到當地跟他們互動與交流,實地了解團隊的商業模式,知道他們金融方面的不足與需求,進一步去協助建立專屬的財務規劃、金融知識等,讓團隊在資金健全之下,促進商品、人才正向發展。不只是服務,也希望陪伴在地企業成長茁壯,慢慢透過營運模式的改善,協助在地企業自力更生、發揮影響力。」

內圖

玉山金控資深副總兼永續長張綸宇表示,玉山以「資金提供」、「品牌曝光」及「培育人才」三大面向支持地方創生團隊成長。

地方創生下一步?與企業攜手邁向ESG、關注生物多樣性

「很感謝玉山願意聽見我們的需求,為地方創生訂定融資專案,許多團隊私下告訴我,非常感謝玉山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可以很勇敢地往前邁出一步。」陳美伶表示。​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邁入第5年,除了回頭檢視,也要朝下個階段前進,在ESG趨勢下,現在是地方創生團隊以ESG和企業建立連結的好時機。陳美伶同時說著:「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創生團隊踏入CSR或ESG領域,想要吸引更多企業資源導入地方創生。除了企業可以透過政府單位或是公益性、非營利性、學術等第三方組織,了解地方團隊相關產品和服務內容,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也會帶領地創團隊主動向企業敲門,攜手創造雙贏。」​

陳美伶與張綸宇亦同時認為,生物多樣性是當前全球關注的重要永續議題之一,未來玉山會與地方創生或社會創新企業、基金會等單位多方合作,在面對氣候變遷衝擊下,用創新的方法,讓台灣企業、地方與環境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