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職涯愈順,親職愈不順?

職涯愈順,親職愈不順?

How Our Careers Affect Our Children

職涯愈順,親職愈不順?

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時的品質,而不是時間長短。

工作的父母,有誰不曾為了錯過子女的足球賽和鋼琴獨奏會而感到愧疚?如果工作行程臨時變動,或是必須出差去拜訪客戶,你會擔心自己對年幼子女造成永遠的傷害;這種憂慮是正常的。

可是,父母的工作究竟會對子女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大約二十年前,德萊塞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傑夫.葛林豪斯(Jeff Greenhaus)和我進行了一項調查,對象是約九百名25至63歲的商界專業人士,他們分屬許多不同產業。我們探討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關係,並說明人生的這兩個面向彼此既是朋友也是敵人。目前心理健康問題在社會上得到愈來愈多應有的關注,因此值得以全新的眼光,檢視我們的一些研究發現,說明孩子的情緒層面如何受到父母職涯的影響(孩子是父母在工作上隱而未顯的利害關係人)。我們最初的研究,探討了孩童如何受到父母分心於數位裝置的負面影響,這種數位分心情況又稱為「科技干擾」(technoference),以及工作壓力對家庭生活的危害,如何對子女造成負面影響;而這次的研究發現,有助於解釋在最初那項研究之後觀察到的現象。

針對父母就業對子女所造成影響的研究,多半探討母親是否工作(而非父親是否工作,這點一直到最近才改變);父母從事全職或兼差工作;父母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以及父母的就業時期落在子女人生的哪一段期間。然而,我們的研究不僅檢視時間因素,也探討工作的內在體驗:父母對於職涯和家庭重要性的價值觀、工作對家庭生活造成的心理干擾(也就是我們雖然人待在家裡,與家人共處,心裡卻想著工作)、對職涯的情感涉入程度,以及對於工作情況的自主權和控制權。

我們發現,父母職涯的所有這些面向,都與子女出現問題行為的嚴重程度相關,而這些行為問題是孩童心理健康的關鍵指標。我們以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衡量孩童的行為表現,這是兒童發展研究文獻裡的一套標準,尚未有其他組織心理學的研究採用。遺憾的是,截至目前為止,父母的工作體驗(而非投入工作的時間)對於子女心理健康的具體影響,仍然不是這個領域的優先研究主題。它應該優先受到關注,因為這是工作對健康發揮重大影響的另一種方式。以下是我們觀察到的一些重點。

我們發現,無論是母親或父親,如果家長認為家庭應該放在第一位,不管他們投入工作的時間多寡,子女的情緒健康程度都較高。我們也發現,如果父母重視工作,把工作視為挑戰、創意和樂趣的來源,子女的幸福感較高,同樣是無論父母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有多少,都是如此。而且不令人意外的是,我們發現如果家長能夠親自陪伴子女,子女的幸福感也較高。

如果父親在心理上過度專注於職涯,無論工作時間是否很長,子女都比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父親的工作對家庭和閒暇時間造成認知干擾(也就是父親的心思被其他事物占據,例如因為使用數位裝置而顯得心不在焉),與子女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相關。另一方面,如果父親的工作表現優良,且對工作的滿意度高,那麼子女出現的行為問題相對較少,而這仍然與父親的工作時間長短無關。

另一方面,母親在工作上擁有權力和自主裁量權,與孩童較佳的心理健康相關。也就是說,我們發現,母親在工作時若能掌控自己受到的待遇,孩童也能受惠。此外,母親若是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如放鬆、關愛自己),而不是花太多時間做家事,也與孩童的正向表現相關。這件事的重點不在於母親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而在於她們非工作時間待在家裡時所做的事情。如果母親沒有陪伴子女是為了好好照顧自己,這就不會對子女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母親投入家事的程度愈高,子女愈可能有行為問題的困擾。

自我們進行這項研究至今,父親與母親的傳統角色確實歷經改變。不過,女性在親職上仍然承受較多的心理負擔。我們的研究顯示,花時間關愛自己,而不是花更多勞力做家事,能強化母親照顧孩童的能力。而當父親全心全意陪伴子女,當父親的工作能提升他們對自己能力和幸福的感受,他們就更能給予子女健康的體驗。

這項研究所透露的好消息是,父母工作生活裡的這些特質,至少在某個程度上是他們可以掌控、也可以改變的。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在這項研究裡,父母花在工作和照顧子女的時間,並不會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由於經濟和產業的情況,工作時間和照顧子女的時間這兩個變數通常難以改變)。因此,如果我們關切自己的職涯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什麼影響,我們能夠、也應該專注在我們看待職涯的價值,並實驗運用一些有創意的方式陪伴孩子,不僅人在身邊陪伴,心也要在那裡,雖然這不見得是要增加陪伴的時數。高品質的時光才實在。

(周宜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