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最熱
數位轉型
、
領導
、
麥肯錫
、
行銷
、
策略
、
向上管理
我要訂閱
登入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4月號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首頁
/
雜誌
/
2018年7月號(使命感:高績效秘密武器)
2018年7月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請選擇出版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8年7月號(使命感:高績效秘密武器)
焦點企畫
協作不過勞三步驟
零工經濟沒有好工作?
以故事凸顯公司價值觀
迎接「相關性」行銷
八大做法建立組織使命感
本期目錄
本期目錄
總編輯的話 From the Editor
用使命感激勵員工
激勵員工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在製作每期雜誌時,能報導典範人物,是最令人開心的事。這期,更具意義的是,我們專訪到國內個案教學大師、政大企管研究所講座教授司徒達賢。四十多年來,司徒教授用他稱為是訓練「聽說讀想」的個案式教學,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企業家。究竟這種緣自哈佛商學院、現在盛行於全球各管院的教學方式,優勢在哪裡?司徒教授在他七十...
收藏本文
分享
"用使命感激勵員工"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焦點企畫 Spotlight
以故事凸顯公司價值觀
組織文化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領導人普遍嘗試運用崇高的使命聲明,來影響自家的企業文化。企業投注大量時間與金錢制定自家特別的聲明,但內容經常很模糊,而且缺乏特色,聽起來就和其他立意良善的企業使命聲明沒什麼兩樣。 想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凸顯特定的故事,這類故事要能闡述領導人想要強調的價值觀。故事是免費的,隨時都...
收藏本文
分享
"以故事凸顯公司價值觀"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五個問題問出工作意義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領導人要如何幫員工找到工作的意義? 組織花費大量資源在企業價值觀和使命宣言上,但無論它們再怎麼鼓舞人心,像是富豪(Volvo)致力提升安全,或是臉書(Facebook)渴求與人連結,後來多半都會變成忙碌工作日的背景聲音。 員工真正需要的是內在的使命感,覺得自己能夠認真投入工作,對工作感到...
收藏本文
分享
"五個問題問出工作意義"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迎接「相關性」行銷
銷售與行銷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如果你留住顧客的策略,是仰賴獎勵、退款或折扣,來「購買」忠誠度,成本就很高。而現在如果這樣做,也可能意味著你放棄了無價之寶:你的相關性(relevance)。 因為所謂的行銷「忠誠時代」正在式微。這種時代的建立,有一部分是基於一個觀念:如果你提供適當的誘因,消費者就會繼續向你購買相同的東西。然...
收藏本文
分享
"迎接「相關性」行銷"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八大做法建立組織使命感
組織文化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格里.安德森(Gerry Anderson)剛接任DTE能源公司總裁時,並不相信更高的組織目的有何力量。 我們指的「組織目的」,並不是主要聚焦在企業如何創造經濟價值的明確使命。當時DTE已有這樣的使命,所設定的目標是為股東創造長期收益,而安德森很了解它的重要性。 更高的目的,不在於經濟交...
收藏本文
分享
"八大做法建立組織使命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協作不過勞三步驟
自我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太多各式各樣的人,都能透過不同管道接觸到你,壓力好大。」 「電子郵件不斷、飛到各國出差、一整天隨時都可能接到電話,這一切都讓我疲憊不堪。協作的各種要求,最後讓我筋疲力竭。」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必須做更多工作、有更多進展、扭轉局勢。我要成為大家的救生筏,結果讓自己差一點就淹死。」 ...
收藏本文
分享
"協作不過勞三步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丹尼爾.李伯斯金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你的一些建案需要十年以上才能完成。你如何讓自己保持動力? 丹尼爾.李伯斯金答(簡稱答):你要有信心,別陷入隨處可見的憤世嫉俗心態。人們說,「這座博物館永遠建不成,你還是放棄吧。」或者說,「碰到所有這些利害關係人,絕不會有任何結果出現。」但你必須經得起批評,而且...
收藏本文
分享
"丹尼爾.李伯斯金"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零工經濟沒有好工作?
經濟學與社會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成長無可否認。經濟學家估計,美國勞工以獨立約聘人員、自由工作者、臨時人員和待命員工身分謀生的比率,從2005年的10%,躍升到2015年的近16%,而且目前這個趨勢幾乎沒有減緩的跡象。這些「另類工作安排」,有許多是透過優步(Uber)、TaskRabbit之類共享...
收藏本文
分享
"零工經濟沒有好工作?"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台灣聚焦 Taiwan Spotlight
AVM誕生:以管理創新提升獲利
成本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台灣經濟以製造業為主體,成本管控一直是企業是否獲利的重要因素,但是企業透過傳統的財務報表,經常只能知道經營結果,卻找不出原因,想解決問題卻無法對症下藥,久而久之就會損害企業體質,導致績效不彰、人才流失,甚至拖垮獲利。 政大商學院講座教授吳安妮,針對台灣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提出作業價值管理(Ac...
收藏本文
分享
"AVM誕生:以管理創新提升獲利"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APP+AVM,翻轉大客戶不是好客戶的魔咒
成本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普祺樂是一家通路代理商,主要業務有二項,第一是商化服務(即商品美化管理的服務),負責幫大賣場管理商品、訂單等,從分店的倉庫取出貨物,進行陳列及補貨;第二是提供一般性的商品給大賣場,包括代理商品及自有產品,前者包括菸酒及食品等項,後者則是自行生產在地農產品。 用科技管理創造客戶價值 普祺樂...
收藏本文
分享
"APP+AVM,翻轉大客戶不是好客戶的魔咒"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從降低成本到決策管理,突破成長瓶頸
成本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日正食品成立於1975年,一直是國內麵粉、太白粉、米穀粉這類雜糧食品的領導廠商,許多家戶的廚房內,都可以看到日正的產品。大約在十年前,公司發現成長遇到了瓶頸,業績起起伏伏。 日正找了很多企管顧問團隊,短期內好像問題有所改善,但顧問一離開,業績又掉下去,做了很多努力,都沒有顯著效果。 導入...
收藏本文
分享
"從降低成本到決策管理,突破成長瓶頸"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隱形冠軍的管理優化之路
成本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明門實業可說是台灣隱型冠軍的代表性企業之一,除了是美國最大嬰兒用品品牌GRACO的合作伙伴,也是義大利Chicco及日本Aprica兩家知名品牌設計製造代工廠,並擁有Nuna和Joie兩個自有品牌,是全球最大嬰兒車製造商。 明門董事長鄭欽明是在政大念EMBA時,因修習商學院講座教授吳安妮的課程...
收藏本文
分享
"隱形冠軍的管理優化之路"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司徒達賢的管理學世界未完待續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6月的政大校園,上午9點就已經讓人熱得直冒汗。頂著短到不能再短的「夏日髮型」,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準時地走進教室,三十多個MBA碩士班學生早就正襟危坐,準備接受大師三小時的「震撼教育」。 講到台灣的企管學界,大概沒有人不認識司徒達賢。他的「個案教學法」演變至今,更早已立下了一個後人難以超越的障...
收藏本文
分享
"司徒達賢的管理學世界未完待續"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司徒家族的一頁傳奇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在台灣的管理學界,無人不知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之名。但其實司徒家族還有好幾位名人,包括司徒夢巖、司徒興城、司徒達宏等人,都是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他們為司徒家族更添一頁傳奇色彩。 「司徒」是個複姓,世居廣東省開平市。司徒達賢的曾祖父起初在香港經商,後來清朝五口通商,就跑到上海做糧食貿易的生意,創...
收藏本文
分享
"司徒家族的一頁傳奇"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藝術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你一直堅持用互動的方式教個案,有什麼好處? 司徒達賢答(以下簡稱答):一般上課很少會讓學生動腦筋,我希望讓學生專注。很多問題他們都想過,但是想得沒有系統,或道理不是很清楚,就是沒有想過「為什麼」。 所以,我上課就會強迫學生講為什麼,他們就會努力發掘自...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藝術"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關鍵論述 Features
搬開科技發展絆腳石
創業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最初,無人機是為了軍事用途而開發,美國直到2013年,才核准無人機的商業用途。商用核准之後,大家馬上清楚看到,無人機對許多產業都有很大的幫助,但大家也立刻發現,法規是一大問題。這項新科技掀起很多安全與防護上的議題,目前大家對誰該制訂法規以減少這些擔憂,仍無共識。在許多情況下,制訂法規所需的知識還不存...
收藏本文
分享
"搬開科技發展絆腳石"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3D列印教戰手冊
創新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或稱3D列印(3-D printing),已經進入新時代,而這一步對於積層技術的採用,以及想加入的企業可以採用哪些商業模式,都有重大含意。我上次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討論這個領域,是三年前的事(〈「列印」出未來〉〔“The 3-D Print...
收藏本文
分享
"3D列印教戰手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經理人沒有所有的答案」
領導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戴蒙執掌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已經超過12年。62歲的他,孩子氣且時而直率,仍保留著來自紐約皇后區、有話直說的本性(雖然他有哈佛商學院企管碩士學位、經營美國最大的銀行,而且是億萬富翁)。 摩根大通銀行安然度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狀況比大多數銀行好得多。它或許是美國最健...
收藏本文
分享
"「經理人沒有所有的答案」"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實戰作為 How I Did It
三階段再造NASA
變革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現今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是一個與1960年代NASA大不相同的野獸。雖然很多人會稱1960年代的那十年,是NASA的黃金時代,但我們認為, NASA如今的創新和影響力更大得多。 自從「阿波羅計畫」以來,NASA面臨經費削減、其他國家爭奪太空領導地位的競爭,以及營運環境因商業太...
收藏本文
分享
"三階段再造NASA"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哈佛個案研究 HBR Case Study
【個案研究台灣版】當創意衝撞紀律
創新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經過白天高溫燒烤的台北,華燈初上的信義路仍顯得微熱;轉進安和路,「白花韓式創意鐵板料理」的招牌便映入眼簾。黑色木條搭出有設計感的門面,搭配木門與白色字體的店名,整個店面呈現西式與韓式的混搭風格。走進店裡,年輕帥氣的張席維,正在跟店裡同仁討論今晚的前後場事宜。 作為這家成立不到兩年的韓式鐵板料理...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台灣版】當創意衝撞紀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個案研究台灣版評論篇】當創意衝撞紀律
創新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請見:哈佛個案研究.台灣版:當創意衝撞紀律 評論一:創意不應脫離紀律監督陳正輝 創意必需要搭配財務紀律的監督,不能完全只有創意。因為創業者有時只想到如何創造一個新事業,會比較強調客戶的體驗,但後來會發現業績無法達成,也沒有產生好的獲利模式。 餐飲業的利潤通常來自於合理的營收評估,以...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台灣版評論篇】當創意衝撞紀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構想觀察 Idea Watch
產品上市的完美步調
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依照慣例,今年初秋時,蘋果公司(Apple)會推出一款或多款的新iPhone,這將是今年消費性電子業界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這款智慧型手機讓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即使三星和其他競爭對手都更頻繁地推出新產品。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讓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收藏本文
分享
"產品上市的完美步調"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顧客契合讓企業有利可圖
行銷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從理論上來說,零售銀行的分行應該配備完善,可為尋求各式交易的顧客提供服務,從存款支票、轉帳資金,到購買匯票等。但一系列的三項研究指出,這種策略有一項缺點。在其中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了解顧客滿意度的驅動因素,於是檢視58,294 次面對面的銀行交易,結果發現,將近四分之一的滿意度差異,是源自顧客之...
收藏本文
分享
"顧客契合讓企業有利可圖"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書摘 Book Review
你有多好,請用故事說服我
行銷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你說了什麼,跟顧客聽到什麼,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你需要一套能掌握各種顧客心理的行銷法則,幫你避開思考盲點,精準傳達產品訊息。 法則1:讓顧客當英雄 許多人在定義顧客需求時,常犯一個錯,他們的行銷訴求,無法與顧客的生存需求產生連結。你必須確認誰是你的核心顧客、為什麼買你的產品、背後真正需求...
收藏本文
分享
"你有多好,請用故事說服我"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登入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我同意接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加入會員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
密碼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