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最熱
數位轉型
、
商業模式
、
創業
、
專案管理
、
人工智慧
我要訂閱
登入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3月號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首頁
/
雜誌
/
2013年7月號(影響力)
2013年7月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請選擇出版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3年7月號(影響力)
焦點企畫
管理的腦內革命
到阿拉伯世界做生意
請善用,別濫用!
打造理想城市
好關係連結大變革
本期目錄
本期目錄
要目精華
總編輯的話 From the Editor
領導人必備的軟實力
領導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領導人,他充滿權威,卻親和力十足;擁有自信,卻尊重別人;積極進取,卻從容不迫;身處政治角力,卻總能泰然自處、面帶微笑。他像是一位「快樂的戰士」。這樣的領導人,總能讓人心悅誠服,進而發揮無比的影響力,率領群眾,完成許多艱鉅的變革。 現今的組織面臨太多變革的挑戰,光是一聲令下,並不...
收藏本文
分享
"領導人必備的軟實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焦點企畫 Spotlight
親和領導力
協作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討人喜歡或讓人懼怕,哪一個比較好? 早在五百年前,尼可羅.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便就此沉思過,並做出以下的注解:「最好是能讓人又懼又愛,但由於一個人難以兼具兩者,讓人懼怕還是比討人喜歡更安全。」 現在,經由行為科學的審慎研究後發現,馬基維利可能說對了一部分:當...
收藏本文
分享
"親和領導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好關係連結大變革
影響力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變革相當困難,尤其是在大型組織中。許多研究指出,員工往往會本能地反對變革行動方案,因為它們會擾亂現有的權力結構和做事方式。但有些領導人能順利推動工作場所改頭換面,而且往往十分成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得以發揮這種影響力,而絕大多數人辦不到?這一陣子,有那麼多組織正在思考如何轉危為安、調整組織結構和轉換...
收藏本文
分享
"好關係連結大變革"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專家教你贏得影響力
決策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2006 年,我們稱為「撒克遜銀行」(Saxon Bank)、「盎格魯銀行」(Anglo Bank)這兩家英國金融機構的風控長,陷入相同的處境。兩位風控長都直接向執行長報告,理論上,他們在組織中擁有相同的影響力。然而,在 2011 年之前,整合在一個功能下的撒克遜銀行風險管理團隊,深入參與銀行各項重...
收藏本文
分享
"專家教你贏得影響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請善用,別濫用!
影響力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在影響力領域裡,羅伯.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是公認的社會科學家權威。他當初會受到這個主題的吸引,是因為看到一般人有多麼容易跨越道德界限,進行操控,甚至是濫用。他在2001年出版的《影響力》(Influence )一書中,列舉說服的六項原則,並生動地描述說服技巧遭人誤用的危險。同年...
收藏本文
分享
"請善用,別濫用!"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搶攻都市化商機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到2050年時,全球都市人口估計將從2011年的36億,幾乎倍增,到超過六十億。但世界各地的都市地區,現在已經過度擁擠了,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都市,面對潔淨水、電力及其他資源短缺的難題;這些資源對支撐它們暴增的人口,以及脆弱的經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急劇都市化衍生的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
收藏本文
分享
"搶攻都市化商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管理的腦內革命
決策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2011年蘋果iPhone上市,忠實顧客大排長龍,《紐約時報》刊出一篇讀者投書〈你愛iPhone,你真的愛它〉(You Love Your iPhone. Literally),描述一項尚未發表論文的實驗,主持人找來16位受試者,讓他們藉由聲音與影片,聆聽與觀看振動或鈴響的iPhone,同時掃描他們...
收藏本文
分享
"管理的腦內革命"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預約大未來
管理不確定性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1965年,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實施一項計畫,它稱這項計畫為「統一規畫機制」(Unified Planning Machinery, UPM)。這是由電腦主導的系統,用意是用更有紀律的方式來規畫公司的現金流量。這種以模型為基礎的理性財務預測,在1960年代很流行...
收藏本文
分享
"預約大未來"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到阿拉伯世界做生意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北歐最大的乳品製造商雅爾拉食品公司(Arla Foods),作風低調,在2005年時,成為阿拉伯世界主要的乳品業者。雅爾拉食品是丹麥和瑞典的合作事業,旗下品牌包括Lurpak、Puck、公司名稱的Arla等,這些品牌稱霸中東的奶油、乳酪和鮮奶油市場,2005年在該地區的銷售額達到5.5億美元的歷史新...
收藏本文
分享
"到阿拉伯世界做生意"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加入全球精英行列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你可能讀過關於他們的事、對他們頗為尊敬,甚至跟他們碰過面。你必定已從他們的作為中獲益:這群正在快速成長的全球商業精英,正在協助定義今日的國際商務環境。他們正為自己及公司創造巨大的價值;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他們也正努力讓這個世界變成更好的環境。 這群人包括了頂尖的企業領導人,例如,具有巴西、黎巴...
收藏本文
分享
"加入全球精英行列"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打造理想城市
設計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到阿姆斯特丹考察時,大為驚豔。這座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也是海洋霸權和全球貿易中心,展現西方國家在技術、教育和藝術上的優越。阿姆斯特丹光輝卓越且具有世界性,而彼得大帝自己的首都莫斯科既單調乏味,又充滿仇外氣氛,他難以忍受這樣的對比,決心著手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阿姆斯特丹。...
收藏本文
分享
"打造理想城市"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台灣聚焦 Taiwan Spotlight
抗拒成長的誘惑
成長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2003年3月,咖啡烘焙連鎖品牌85度C(美食達人的主要品牌)在台灣靜宜大學開出第一個試營運點,隨即以加盟形式快速擴張,不過兩年就開出237家店面,超越星巴克,在台灣成為規模最大的咖啡烘焙連鎖品牌;成立第三年,85度C就展開國際化營運,2006年起,往澳洲、美國探試國際市場水溫;2007年,進軍中國...
收藏本文
分享
"抗拒成長的誘惑"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啟動創造力!
創意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從本期《哈佛商業評論》的〈管理的腦內革命〉出發,評析神經科學研究日新月異,如何為企業管理,以及員工創造力帶來新的見解。 1969年,我去美國留學時,電腦還是個塞滿整個房間的龐然大物,心理學也正從行為主義的桎梏中掙脫出來,開始注意人行為和反應中間的那個黑盒子...
收藏本文
分享
"啟動創造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儒學與用才
人才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從政大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班(IMBA)、北京清華大學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共同合辦的熱門課程「儒學與領導」精神出發,以專欄形式探討領導關鍵議題。這一期探討,企業要如何發揮人才潛能,讓組織戰力升級! 春秋末年,仲弓向孔子求教如何治邦,孔子回答:「先有司、舉賢...
收藏本文
分享
"儒學與用才"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策略分析與動態競爭
競爭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策略的目的是達成組織目標,好的策略能設定整體方向並實踐公司使命,是一連串經過整合與協調,能管理外在環境、開拓核心能力,並獲得競爭優勢的承諾與行動。策略要能辨識主要客戶及其需要、區別公司產品和競爭對手的差異點、預測並事先因應環境不確定性與競爭者回應,同時也容易理解和溝通。 動態競爭分析的目的在分...
收藏本文
分享
"策略分析與動態競爭"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哈佛個案研究 HBR Case Study
【個案研究】切換「共享經濟」模式
併購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亨利.拜爾(Henry Beyer)走向一輛Mini Cooper,那輛車所在的停車場位於休士頓市中心,就在他辦公室的對街。他在車門把手旁,揮了揮嶄新的「鄉車卡」(VillageCar card),坐了進去。 「看來有人掉了東西在車裡,」他的同事東尼.康明斯(Tony Cummins)一面說,...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切換「共享經濟」模式"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個案研究評論篇】切換「共享經濟」模式
併購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保留新創公司的獨立 亨利應該聽東尼的話:應盡可能讓鄉車保持獨立,不要被明燈併入。這兩家公司有很不同的商業模式。出租車是當你去出差或度假時,可供你使用幾天。共享車則是讓你在短時間內辦事情、搬移鋼琴,或是讓約會對象對你另眼相看。鄉車的顧客不想要明燈公司提供的東西,要的是能彈性定期使用汽車。 ...
收藏本文
分享
"【個案研究評論篇】切換「共享經濟」模式"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構想觀察 Idea Watch
五大模式取得金援
財務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空中食宿」(Airbnb)是過去十年來最有名的新創公司之一,它的創辦經過眾所周知:2007年,有兩位設計學校畢業生把一些充氣床墊撢掉灰塵後,將他們位於舊金山的公寓空間,租給到當地開會卻訂不到飯店房間的人,淨賺了一千美元。一年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丹佛市召開期間,他們也因協助人們找到住處,而上了全美...
收藏本文
分享
"五大模式取得金援"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激勵反讓員工變消極
激勵員工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一項研究發現,某家商業洗衣店實施一項計畫,目的在減少員工上班遲到,結果反而降低了1.4%生產力,而且讓公司一個月耗費近1,500美元。執行這項研究的是哈佛商學院的伊恩.拉金(Ian Larkin)、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Olin Business School)的拉瑪爾.皮爾斯(Lamar Pier...
收藏本文
分享
"激勵反讓員工變消極"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假裝沒看見才是偏見
人力資源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這是自然的趨勢,已經過長期研究的多次證實:當你看到一位以前不曾看過的人,最先注意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對方的種族。但在商業世界中,我們通常會假裝自己沒有注意到那一點(這就是所謂的「色盲」行為),這是由於我們刻意不要表現出有(或似乎有)偏見或歧視的可能。 我們的研究顯示,色盲的做法有缺點。這個研究是...
收藏本文
分享
"假裝沒看見才是偏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小隔間扼殺創造力?
領導之人員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小隔間扼殺創造力?
收藏本文
分享
"小隔間扼殺創造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盡信社群不如無社群
行銷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過去十年來,企業已經開始利用上網訂購能力,來開發「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系統這種功能強大的行銷工具,讓客戶設計自己的產品。例如,耐吉(Nike)、樂高積木(Lego)、Threadless T恤網站、保時捷汽車(Porsche)、福特汽車,都讓消費者選擇顏色和其他項目。...
收藏本文
分享
"盡信社群不如無社群"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電子郵件不死,只是逐漸進化
資訊科技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每隔一段時間,你就會聽到那些數位玩家宣稱電子郵件已死。千萬不要信以為真。根據我們2012年針對美國、英國、南非2,600位每日使用電子郵件的員工進行的調查顯示,人們每天仍要花半天的工作時間處理電子郵件,大家信任電子郵件,大致上也對它感到滿意。 電子郵件未死,只是逐漸在演變。它變身成為可搜尋的資...
收藏本文
分享
"電子郵件不死,只是逐漸進化"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成就大事前的三件事
社會企業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如今已很少有美國人會想到小兒麻痺症;對許多人來說,這個疾病已和蒸汽火車頭、黑白電視機一樣,消失無蹤了。但這種會導致殘障的病毒性疾病,仍威脅著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兒童。我領導的組織國際扶輪社,25年前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收藏本文
分享
"成就大事前的三件事"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商務仍是美國要務?
競爭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這是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唯一說過的一句俏皮話。1925年1月,生性沉默寡言、綽號叫「沉默卡爾」的柯立芝宣稱:「美國人民的要務仍然是商務。」這句話還是事實嗎?我從英國搬到美國時,當然是這麼認為的。 但反面的證據愈來愈多。2012年,麥可.波特(Michael ...
收藏本文
分享
"商務仍是美國要務?"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書摘 Book Review
誠實的「不誠實宣言」
心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國際暢銷書作家暨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繼《誰說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力量》之後,這本發人深省的新作,挑戰我們對「不誠實」的成見,探討決定我們欺騙或誠實的矛盾力量。在書中藉由進行一系列巧妙與令人捧腹大笑的實驗,來檢視人類為什麼作弊、是什麼因素左右了你我傾向表現不誠實,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防止(...
收藏本文
分享
"誠實的「不誠實宣言」"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親和領導力
協作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領導人大多強調自己的工作能力、長處和資歷,但在沒有優先建立信賴基礎下,恐怕會涉入引發恐懼、憎惡或嫉妒的風險中。 由親切感著手,培養信賴,加速想法的交換和接受,人們會真心傾聽你的訊息,並保持開放態度。培養親切和信賴,也刺激產生質量兼具的創新想法。獲得影響力的最佳方法,就是結合親切和能力。 本文作者綜觀行為經濟學、社會心理學和其他領域的研究,提供能兼具這兩項良好特質的領導人實用技巧。
收藏本文
分享
"親和領導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好關係連結大變革
影響力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變革相當困難,尤其是在大型組織中。但有些領導人還是能順利推動工作場所改頭換面,為什麼他們可以發揮這種絕大多數人辦不到的影響力? 作者追蹤英國國民健康局的68項變革行動方案。這個組織的規模、複雜性和傳統,使得改革很難推動。他們發現有幾個因素能夠使得變革推手獲得成功:所有這些都強調個人關係網絡的重要。 ■ 不管在正式層級的職位為何,位居組織非正式網絡中心的變革推手,占有明顯的優勢。 ■ 作為互不來往的群體或個人之間橋梁的人,能更有效推動激烈的改革。 ■ 接近對變革意向不明的人,一定有幫助。
收藏本文
分享
"好關係連結大變革"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專家教你贏得影響力
決策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理論上,撒克遜與盎格魯這兩家英國銀行(皆為化名),在組織中應擁有相同的影響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撒克遜銀行風險管理團隊,已深入參與銀行各項重要工作;盎格魯銀行的風險管理團隊,卻僅在特定專業領域才能發揮影響力。在研究兩家金融機構的過程中,作者歸納出四項能力:開創力、工具創造力、團隊力、轉化力。這四項能力可幫助組織中的部門領導人或團隊,爭取高層主管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最終提升自身的影響力。 盎格魯銀行的風控經理人只擅長部分能力,撒克遜銀行的風控經理人卻四項能力均見長。作者認為,專家的角色必須配合組織策略與組織結構所需。在某些情況下,專家只要用心培養兩項能力便綽綽有餘。然而,同時具備這四項能力,才可能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人。
收藏本文
分享
"專家教你贏得影響力"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請善用,別濫用!
影響力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有能力說服他人助你一臂之力,對經理人、團隊成員,甚至是任何希望提高成功機會的人而言,都是一項關鍵技能。 知名的社會科學家羅伯.席爾迪尼研究發現,說服能產生作用,是訴諸人類某些根深柢固的反應:喜好、互惠、社會認同、承諾與一致、權威、稀有性。在訪談中,席爾迪尼根據說服的這六大原則,加以闡述發揮,並說明領導人在企業日常情況中,可如何有效而確實地運用。他也預告一些新研究的發現,主題涵蓋影響力的道德層面,以及不誠實如何影響個人與組織。
收藏本文
分享
"請善用,別濫用!"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搶攻都市化商機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急劇都市化衍生的問題,是當前最重要的難題之一。在所有資源管理問題中,本文作者認為水、電、交通最值得注意。 但全世界有許多政府無力解決都市化問題,幸好執行解決方案需要的大量資金、卓越管理技能,以及強大的利益協調,都是民間機構的強項。因此,能藉由改善資源效率,創造並獲取價值的企業,商機無限。技術與財務安排都精密的產品與服務,正是都市需要的,也能為投資人與企業家提供他們需要的報酬。這些資源效率方案應用財務工程,藉由提供不同水準的風險與報酬、不同的現金流優先權,以及長期和短期投資機會,替專案吸引更多資金。
收藏本文
分享
"搶攻都市化商機"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管理的腦內革命
決策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近年來的科技進展,讓神經科學家開發出一套新穎、先進的架構,將研究焦點從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動,轉移到大腦區域形成的網絡,如何以同時運作的模式啟動。本文的兩位專家,針對「預設」「獎賞」「感情」「控制」這四個關鍵的大腦網絡,解釋多項重要的相關發現。對經理人而言,這些發現意義重大。尤其是能說明以下的問題: ■ 催生「恍然大悟」思考結果的最佳方式。 ■ 激勵員工士氣的方法。 ■ 考慮在決策過程中是否要信賴直覺。 ■ 一心多用的機會與陷阱。 隨著相關研究不斷出現,神經科學與商業將展開一場極為豐富精彩的對話。
收藏本文
分享
"管理的腦內革命"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預約大未來
管理不確定性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1965年,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開始用「情境規畫」去觀察未來。殼牌的做法實施近半世紀後,對企業和政府等組織如何思考與規畫將來,影響很大。作者找到幾個原則,解釋何以這項實務持續受到重視。 舉例來說,殼牌的情境是故事,不是預測,而且設計來協助打破大部分企業規畫中的舊習,也就是假設將來看起來和現在很像。首先,它們必須合情合理,以鼓勵直覺和判斷。它們創造安全空間,以利進行對話,並承認不確定性存在。它們也必須具有相關性,不能只是帶有破壞和挑戰。而且需要某種程度的量化才顯得可信。由於情境遵循的節奏,不同於年度策略規畫週期,組織因此能看到本來會忽視的現實。
收藏本文
分享
"預約大未來"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到阿拉伯世界做生意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的22個成員國市場正日益擴大,與全球相互連結,而且競爭激烈。 想在阿拉伯世界經商,企業必須了解伊斯蘭教,與阿拉伯社會及商業的不可分割。當地消費者渴望進步、現代化,但不想放棄自己篤信的宗教傳統,如同伊斯蘭教五大支柱所示。企業若與任何支柱相衝突,比方說,褻瀆先知穆罕默德或是妨礙每日的禱告,將會損及本身的聲譽和財富。但其中一些支柱,也向外國企業展現商機,像「朝聖」活動每年就吸引超過150萬名訪客到沙烏地阿拉伯;而所有穆斯林每年必須捐出的「天課」善款,為全球社會部門創造可能性。
收藏本文
分享
"到阿拉伯世界做生意"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加入全球精英行列
國際業務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具備跨文化視野的領導人目前正炙手可熱。想要有這樣的視野,你必須付出很多努力,但它也會幫你為公司創造價值。 本文作者為想加入全球精英行列的商業領導人,畫出了一條清楚的道路:這個過程的第一步,就是要以全球角度去思考及行動。你需要廣泛的學習、海外旅遊、文化探索,還有建立人際網絡的經驗,這些都需要你敞開心胸、帶著同理心去實踐。 在成為全球精英的一員後,別以為任務就完成了。你要運用差異性和共通性的技巧,還有善用人際網絡,來幫助你的公司。你的全球公民意識,應該要比薪資單上的數字更能給你啟發。這也就是為什麼這群全球精英,會是既稀有又具有高度影響力的人,而且對全球社會貢獻良多。
收藏本文
分享
"加入全球精英行列"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五大模式取得金援
財務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3年7月號
本文第一篇列出五種可行的模式,讓企業創辦人可以聚焦在策略上,而不是在創業初期忙著找人投資。第二篇〈假裝沒看見才是偏見〉認為,不願正視種族問題,對企業反而有害。第三篇〈盡信社群不如無社群〉說明,當人們把自己設計的產品原型分享到社群媒體上,對創造力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另有一篇研究及兩篇專欄,分別為:〈電子郵件不死,只是逐漸進化〉、〈修可專欄:成就大事前的三件事〉、〈佛格森專欄:商務仍是美國要務?〉。
收藏本文
分享
"五大模式取得金援"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登入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我同意接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加入會員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
密碼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