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預知的災變頻傳
組織動員能力,考驗危機管理關鍵點
本書精選《哈佛商業評論》歷年四篇重量級文章,由哈佛商學院重量級學者、非營利組織、政府救災單位執行者,共同論述在「南亞海嘯」、「智利礦災」、「日本核災」……等猝不及防的災變發生之後,相關組織與個人如何策略應變,執行救災任務。從中衍生出的管理議題,是每一個領導人,以及有志成為領導人的讀者,都必須了解、深究的知識!
變革力、判斷力、組織力、警覺力
四大救災領導力,改變事件最終發展。
政治大學EMBA執行長暨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黃秉德
政治大學NPO-EMBA平台 郭盈彣
政治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黃國峯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許書銘
﹥個案研究專業撰文
台灣戲曲學院進修推廣部組長 馬薇茜 
﹥精采個案分享
 
   
2015年,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將這三篇個案,在整合四篇與《哈佛商業評論》中有關救災文章,會整編輯成冊出書,一方面為管理學個案研究貢獻新的教材,一方面也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及摩托羅拉系統基金會留下一個創新合作的模式。更有甚者,為台灣地區的救災救難提供最佳的資遠整合管理模式。這四篇文章為:

 

救援最前線的關鍵69天
智利礦場的領導課Leadership Lessons from the Chilean Mine Rescue

法齊亞.拉希德 Faaiza Rashid/艾美.艾蒙森 Amy C. Edmondson/赫曼.李奧納 Herman B. Leonard

2010年8月5日午後不久,智利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的聖荷西銅金礦突然有超過七十萬噸岩石塌落,封住了通往坑道的中央通道。接近入口的礦工備受驚嚇後迅速撤出,但在地底深處工作的33名礦工,則被陷在堅硬無比的岩石下方。

礦井意外頗為常見,但智利這次意外在好幾個方面是空前的,包括礦工受困的深度、岩層的不穩定,以及礦井的古老、惡名昭彰的安全紀錄。兩天後,第二次岩石塌落封住了通風井,這時專家估計,找到並救出地底礦工的機率低於1%。

但在10月13日,33名礦工(他們自稱「Los 33」)在2,300呎深的地下,度過破紀錄的69天後,全部獲救出地面:雖然身體虛弱,但生命無礙。最後一名礦工被吊出地面,救援團隊舉起一塊寫著「智利使命達成」的標牌時,全球有超過十億名電視觀眾目睹這一幕......

 

 
智利礦場的領導課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the Chilean Mine Rescue
挺過核災的領導力 How the Other Fukushima Plant Survived
救災有限公司 Disaster Relief, Inc.
別讓虛驚成浩劫 How to Avoid Catastrophe
救災領導的兩難:全力配合 vs. 專業分工
救災組織的兩難:例行扶助 vs. 意外救援
救災志工的兩難:理性效率 vs. 感情用事

 

 

 
 
                   
 
創業是為自己找到存在意義,透過創業,我們思考、我們尋找、我們發掘。
然後學著無私,試著改變一些困難的問題,也學會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