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如何面對疫情爆發下的悲傷?

如何面對疫情爆發下的悲傷?

如何面對疫情爆發下的悲傷?

Dxkfoto / Shutterstock

過去一年多來,台灣一直是世界抗疫模範生,沒想到,防守了一年多,台灣還是失守。

去年3月,美國爆發嚴峻的新冠疫情,總部位於波士頓哈佛大學校園附近的《哈佛商業評論》員工均居家上班,陸續發表因應疫情的一系列管理文章。包括企業該如何因應封城、如何協助員工遠距工作、如何管理供應鏈斷鏈等等。

其中一篇文章相當特別〈你感受的那份難受,其實是悲傷〉(That Discomfort You're Feeling Is Grief),專訪全球研究悲傷的專家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他認為,這次疫情讓人們失去了常態,擔心經濟損失,親朋好友不能見面,失去了彼此的連結,這讓人們大受打擊,於是感到悲傷。這是集體的感受。而人們不習慣到處瀰漫著這種集體的悲傷。

這篇文章不是談企業危機管理,而是關心個人該如何面對這種從未碰過的情境,竟然成為當時疫情高峰時,《哈佛商業評論》點閱率最高的一篇,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去一年多來,台灣一直是世界抗疫模範生,本刊一直以為,台灣根本不需要翻譯這篇疫情下悲傷的文章。

台灣失守,盼得疫苗



沒想到,防守了一年多,台灣還是失守。5月15日,台灣本土案例從前一天的29例,飆升到180例,雙北市長紛紛宣布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的那一天,我跟許多人一樣,感到非常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