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國再解讀

中國再解讀

Shutterstock.com

自1990年代初期至今,中國已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著蓬勃發展、渴望消費的中產階級,影響全球經濟脈動。然而,世人仍透過陳舊的眼光來理解中國。這期雜誌深入分析中國,讓企業更了解如何與中國企業或政府交手。

要理解中國,首先要破除對中國根本的誤解。世人都以為,政治自由會跟著經濟自由出現。然而,這卻是理解中國最大的障礙。自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在社會體制與日常生活中,都居於核心地位,不斷地形塑中國。(見〈西方思維讀不懂中國〉)。其次,大家對中國仍停留在「仿冒大國」的印象,但今日的中國,擁有一定的創新優勢。當前全球最快達到十億美元估值的新創公司,有許多來自中國,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已成為全球科技龍頭。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強力支持創新,而且,中國的龐大人口,對創新的接受度極高造成的(見〈中國式創新的新優勢〉)。

近期,由於歐美與中國都想降低對彼此依賴,形成與中國脫鉤(decouple)的趨勢。當中國真的與世界脫鉤,全球企業將如何因應?企業應釐清自己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為何。如果原本來自中國的收入便極微,未來也無意擴大,不如及早結業或出售。如果有意繼續經營中國市場,B2C企業必須與支付寶及微信支付之類的中國平台連結,才能更接近中國的消費者;B2B企業則需更深入參與在中國的上游原物料取得、零組件製造,以及下游的行銷和銷售活動,才有可能勝過競爭力十足的中國企業(見〈美中不再當伙伴,企業該怎麼辦?〉)。

隨著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