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社會演算法正在惡化經濟不平等

演算法正在惡化經濟不平等

Algorithms Are Making Economic Inequality Worse

使用人工智慧的企業,通常會雇用一小群高薪員工,再搭配數百萬個低薪勞工。新的數位鴻溝正在不斷擴大,一邊是有辦法得到高等教育與領導能力培訓的勞工,另一邊是無力取得這些資源,甚至還會受到演算法管理的勞工。面對演算法造成的不平等,企業領導人必須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只應該為自由工作者規畫一些溝通、回饋意見和升遷的管道,還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重新訓練員工,並提升社區參與。

演算法的歧視與偏誤風險,已受到很多注意與檢視,理應如此。但隨著社會使用人工智慧(AI)的情況日益增多,還有另一項隱含的不良副作用,那就是工作的本質正在改變,因而造成系統性的不平等。我們擔心未來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工作,但如果未來有很大一部分勞工,最終是擔任由演算法管理的工作,而且未來發展很小,也很少有升遷的可能,又該如何?

有關憑自己努力而成功的常見說法之一,就是原本出身寒微,從公司的收發、出納或工廠第一線做起,一路向上爬。雖然這件事的難度,遠高於好萊塢電影描述的情況,但至少在傳統企業裡,由下向上流動仍是可能的。麥當勞前執行長查理.貝爾(Charlie Bell),一開始只是煎漢堡的工作人員。通用汽車(GM)董事長暨執行長瑪麗.芭拉(Mary Barra),出身於生產線。沃爾瑪(Walmart)執行長董明倫(Doug McMillon),最早的工作是在物流配送中心。

相較之下,你認為有多少優步(Uber)司機,有機會在這家共乘龍頭企業升上管理職?更不用說是經營這家公司了。未來,亞馬遜(Amazon)的最高層主管,又有多少人會是從送包裹、在層架上堆貨出身?雜貨配送與接送服務公司Insta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