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平衡四大策略因應「隨時待命」

四大策略因應「隨時待命」

How Different Personality Types Cope with an Always-On Culture

隨著科技進步,永不關機的手機,讓工作時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變得模糊,逐漸形成一種「隨時待命」的文化,而這已經對我們產生壓力。邁爾斯布里格斯公司提出相關研究,針對四種不同的性格面向:外向/內向、知覺/直覺、思考/情感、判斷/感知,提供四種因應「全天待命」的方法。仔細思考應該如何運用科技,就能拿捏自己的最佳方式。

※ Podcast由資深行銷總監Even品讀,提供多元視角,助您閱讀文章時產生更多啟發。

早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許多人在家工作之前,我們就已經身處一場革命之中。科技已徹底改變了人們管理工作及生活的方式。各種服務與資訊全天24小時都能取得,我們能輕鬆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取得聯繫。

然而,這一切便利都要付出代價。既然我們的智慧型手機永遠開機,而且在手邊隨時可拿到,想要「關機」就變得困難。我們可能已經在無意間陷入一種「隨時待命」(always-on)的文化,而這對健康與幸福帶來的多半是負面影響。例如有研究指出,「隨時待命」會增加工作生活與家庭生活之間的衝突與干擾,在傳統工作時間之外收發電子郵件會大幅增加壓力,而網路成癮則與工作狂有關。

而且現在許多人是在家工作,只透過電子媒體與同事溝通,因此家庭與工作的界限可能會日益模糊,導致更難「關機」。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既享有現代科技的便利,同時儘量減少「隨時待命」文化的缺點?我任職的邁爾斯布里格斯公司(Myers-Briggs Company)進行了一項研究,希望找出一些答案。我們在2018與2019年調查一千多人,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