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CEO專訪》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民航機不飛,軍機帶著漢翔起飛

漢翔航空董事長胡開宏;池孟諭攝。

台灣航太產業的龍頭漢翔航空,因疫情期間航空業受到打擊而遭到波及。董事長胡開宏如何突破逆境,以漢翔過去20年民航工業的經驗,轉型投入國產軍機的產業鏈?甚至升級成為F-16戰機的亞太維修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航空業迎來了前所未見的寒冬。沒人敢「坐」飛機,「做」飛機的,當然也跌入寒冬。

台灣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今年上半年,累積營收101.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超過兩成,不過還能維持獲利,第一季每股盈餘(EPS)0.06元,第二季甚至還成長到0.25元。在全球疫情方興未艾下,難得地撐住基本盤。

過去多年來全球航空業前景大抵不錯,「本來以為是躺著幹,結果是吊著幹!」2019年3月從國防部副參謀總長退役,轉任漢翔董事長的胡開宏打趣地表示。

胡開宏分析,新冠疫情的衝擊,就好像甩鞭子,一波又一波,先衝擊到餐飲、旅館業;再來是運輸旅遊業;最後則是製造業。此刻,美國的沙漠停滿無法交機的飛機,可想而知,飛機製造與維修的需求一定大幅降低,各項零件紛紛減單、延單,甚至砍單。

但為何在重重危機下,儘管營收減少二成,漢翔還可以勉強維持獲利呢?主要原因無他: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在開源部分,漢翔主要依靠空軍的幾項重大計畫。一是國機國造政策下,自製訓練飛官的高級教練機,取名「勇鷹」;二是F-16 A/B型戰機的構改案,預計將一百多台老飛機,升級完成至F-16 V;三是負責提升現有空軍飛機機隊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