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發展人工智慧,先備好數據基礎設施

發展人工智慧,先備好數據基礎設施

Is Your Data Infrastructure Ready for AI?

許多針對人工智慧行動方案的建議,都應該從小型計畫開始做起。然而,分散在不同部門的許多人工智慧試辦計畫,無法為你的企業帶來更廣泛、更具策略意義的好處。企業應該架構一個「本體」,來發展更適合的人工智慧。本文提出架構本體的四個步驟,用一致、周全的方法來發展和調整本體,好讓人工智慧系統變得夠聰明而能產生影響。
現今,每家大公司都在管理快速增加的各種網站、應用程式和技術系統,以便和買家互動,並管理企業中的每一件事,從顧客與客戶,到庫存與產品,全都包括在內。這些系統持續吐出各種數據資料。但即使經過好幾代的投資,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行數位轉型,許多企業仍然難以利用那些數據來改善顧客服務、降低成本、加速執行那些可帶來競爭優勢的核心流程。

人們原本以為人工智慧(AI)在這些方面可以幫得上忙。但某家大型人壽保險公司一位高階主管最近告訴我(作者之一的厄里):「我們的每一家競爭對手,以及其他產業中和我們規模相當的大多數企業,都已在人工智慧計畫上支出至少數百萬美元,但都失敗了。」為什麼?

我為企業提供資訊科技服務已有二十年經驗,所以知道原因何在:除非公司的數據系統已為使用人工智慧作好妥善準備,否則人工智慧供應商的承諾不會實現。數據被鎖在各自獨立運作的各個部門中,無法取得、結構不良,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數據沒有妥善組織安排,無法用來推動人工智慧發揮效用。相反地,若要獲得人工智慧的好處,企業必須建立一個稱為「本體」(ontology)的東西,這是指對企業所有數據的架構,做出完整的特性描述。

你可能已經讀到有人建議,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