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力快速回顧關稅經濟理論250年史

快速回顧關稅經濟理論250年史

A Quick Review of 250 Years of Economic Theory About Tariffs

經濟學家都同意:關稅是個壞主意。
有句話說:「歷史不會重演,但類似事件會再出現。」

在長時間遭到棄置之後,關稅回來了。這一次,被課徵關稅的貿易商品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從鋼鐵、鋁,到哈雷機車,都包括在內。關稅是美國與中國、美國與歐盟之間貿易戰爭裡的一幕(不過,川普總統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尚–克勞德.榮克〔Jean-Claude Juncker〕在7月底的談話,可能會緩和部分緊繃情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稅是某個國家對進口品課徵的稅,進口品會因此變得更貴。美國最近這一輪的關稅,是針對貿易逆差所做的回應(國家向國外購買商品的金額超過外銷金額,就會產生逆差)。關稅的用意,就是讓外國產品變得較不具吸引力,以保護國內產業。

但歷史上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對透過課徵關稅以因應貿易失衡,採取非常審慎的態度。要縮小貿易逆差,更好的方法是增加出口,而不是讓進口商品變得更貴而減少進口。

運用關稅來改善國家的貿易帳,基本上,是英國在一個世紀之前就摒棄的政策。反對關稅的主張之所以能勝出,是拜兩位偉大經濟學家的論點所賜:一位是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另一位是國際貿易理論之父李嘉圖(David Ricardo)。1846年,英國廢除「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