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技術從賽局看台灣企業為何資訊智能化發展緩慢

從賽局看台灣企業為何資訊智能化發展緩慢

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張順教認為,台灣企業智能化不易,原因除了大量仰賴人力作業,缺乏數位轉型策略外,還可能是技術轉換成本太高,已被目前的經營模式、資訊技術套牢。這並非買了整套資訊系統就能解決,而要從人才、制度開始著手。

利用資訊科技智能化的經營模式,早已經是現代企業應付商業環境全球化必走之路,尤其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商業活動,更是不可或缺。近年來很多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台在市場攻城掠地,強化生產供應鏈,掠奪上游供應商的生產者剩餘,或是以B2C的方式,直接面對客戶,搶食消費者剩餘,導致很多通路商或是以實體店面經營為主的終端銷售商家,被迫轉型或是直接退出市場。

但企業智能化需要大量專業人力的前置作業,以及投入資源來強化智能化資訊平台,加上需要高額的資金挹注,這都讓國內企業老闆們躊躇再三,該不該投資,以及要資訊智能化到甚麼程度才算符合本身需要。企業資訊智能化有很多優點,諸如可提升經營管理效率、提升每單位人力產值、強化產品成本競爭優勢,以及拓展虛擬行銷通路,甚至有助於企業脫胎換骨,由中小型規模順利轉型為大型企業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貢獻。以台達電在中國大陸的公司為例,為因應工資高漲及人力短缺的問題,他們規劃利用智能化的工具,每年要降低約10%的人力需求,最終目的是在繼續提升生產力的前提下,將現有約2,000位員工降至200位。

大量仰賴人力作業,僅23%台灣企業有數位轉型策略

但相較於歐美日星韓等國企業,台灣廠商資訊智能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