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策略Uber在中國的交易案突顯了社群平台的限制

Uber在中國的交易案突顯了社群平台的限制

What Uber’s China Deal Says About the Limits of Platforms

八月一日,優步(Uber)宣布以十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中國的品牌和營運出售給當地競爭對手「滴滴出行」,交換後者20%的股權,這個金額相當於Uber在中國市場一年消耗的資金(annual burn rate)。而這兩家公司的執行長崔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和程維,則分別擔任對方公司的董事。

這項交易引發了一連串的評論文章,但內容多半只是重複大家都已經知道的少數事實,僅有一些微小差異。從公司層次來看,大家都同意這項合併促成了(近乎)獨占的市場,對Uber和滴滴出行都有利,因為可以提高中國叫車市場的總利潤。但是,對於這項合併是否一開始就是Uber的計畫,大家卻有不同的意見。從國家的層次來看,有些人認為這是另一個可說明中國與眾不同的清楚例證,至少從美國科技公司的角度來看是如此。

我並不想重複這些論點,而是想要以更寬廣的觀點,運用Uber和滴滴出行的交易,更廣泛地思考平台企業和全球化。「平台」這個商業概念,可追溯到五百年前,可是直到近年,平台這個概念才大受歡迎,反映在它們令人訝異的高估值上。全球企業中心(Center for Global Enterprise)提出了全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