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式創新搶進未來的賺錢寶地

搶進未來的賺錢寶地

gives-you-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disruptive-innovation

搶進未來的賺錢寶地

Oliver Denker/Shutterstock

既有的產業競爭力模型,幾乎都無法協助我們預測產業價值鏈哪一部分未來將產生最誘人的利潤。這源自「破壞式技術」的一個關鍵原則:基礎穩固業者創造的技術進步速度必然很快,會超過顧客的吸收能力,因此新創公司有機會取代既有業者。

本書完整收錄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 M. Christensen)對「破壞式創新」最具開創性的重大見解。沒有任何企業能忽略「破壞式創新」這個理論,卻往往忽略或錯誤解讀克里斯汀生基本思維的細微差異。然而,為抵禦新進崛起的競爭對手,讓自家公司得以永續成長,就必須清楚了解什麼是破壞式創新,以及該怎麼做,更要知道它如何應用在你的公司,甚至是你所在的產業上。全書的每一篇文章,藉由他敏銳的立論、清晰的說理,以及可讀性極高的故事,能讓你對破壞式創新有全面性的了解,並知道如何因應相關的挑戰。以下是本書的精采書摘。

1980 年代初,IBM 決定把作業系統和處理器晶片業務外包出去。當時公司正處於巔峰狀態。但IBM 很快便迎來一段苦難的日子:英特爾(Intel)和微軟(Microsoft)崛起,奪得電腦產業的大部分利潤,IBM則進入十年衰退期。

如今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很容易會覺得奇怪:「他們當時到底在想什麼?」但既有的產業競爭力模型,幾乎都無法協助我們預測,產業價值鏈哪一部分未來將產生最誘人的利潤。許多公司發現,一旦它們進入眼前賺錢的領域,業界未來還能分享的利潤已所剩無幾。

這源自「破壞式技術」(di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