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以「品牌」作為策略取捨依據

以「品牌」作為策略取捨依據

一家品牌歷史還不算悠久的觀光集團,在面對成長策略抉擇時,應該選擇規模優先?還是品牌差異優先?這個答案,對於從台灣起家的雲朗觀光集團來說,顯然是後者。

一家品牌歷史還不算悠久的觀光集團,在面對成長策略抉擇時,應該選擇規模優先?還是品牌差異優先?這個答案,對於從台灣起家的雲朗觀光集團來說,顯然是後者。2008年,雲頂觀光集團在接手中信集團旗下的旅館業務後,宣布「品牌改造計畫」,將其下18家旅館分為「君、雲、翰、兆」與「中信」品牌作分眾區隔;改造五年之後,雲朗就開始推動國際化。有趣的是,雲朗國際化第一步並沒有選擇台商最為偏好的中國市場,而是陸續買下義大利三座莊園:聖莊、嵐莊與水雲莊,試圖以歐洲高端消費形象為旗下品牌加分;而從經營形態來看,雲朗走的不是「輕資產、賣服務與管理知識」的成長模式,也不走某些品牌快速複製標準服務、搶占經濟規模的路線,而試圖走出專屬的自有品牌之路。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以下簡稱「問」):雲朗觀光集團不追求經濟規模,而以「差異化」與「品牌溢價」作為策略核心。可否請你分享,策略取捨之間的思維?

盛治仁答(以下簡稱「答」):一切的核心,其實都是「品牌」。從國際化來講,市場選擇先進中國或義大利,在品牌發展上的(意義)有點不同。由於迄今全球最好的餐飲學校、最為精緻的旅遊生活都在歐洲,在義大利有據點,品牌形象是有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