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溝通戰略是說服力的根本

民選總統普遍面臨著如何增加「說服力」的挑戰;然而,總統說服力不足,並不像是很多人想像的,只是溝通技巧的問題,而有更深的戰略挑戰。談判與溝通專家劉必榮教授針對本期〈總統的說服領導力〉一文,提出他的看法。
國家最高的領導人說服力不足,問題出在哪裡?〈總統的說服領導力〉這篇文章的作者、美國知名的溝通專家大衛.葛根(David Gergen)在文章一開始就指出,現在的民眾普遍不信任國家領導人,領導人如果想要贏得民眾信賴,只有「誠實」不夠,還要有足夠好的溝通能力。

相信讀者在看到這段文字時,馬上會想到台灣近年許多重大政策難以推動的局勢,與領導人說服能力之間的關聯。然而,政策的溝通要有效,前提是意見對立的群體要能夠有對話的意願,台灣近年因為藍綠對立,政黨屬性決定了人們立場,許多民眾只要是對立政黨所提的政策或看法,都有「我不想聽」的心態。中華民國歷任民選總統,多少都曾經因藍綠對立面臨挑戰。不過,我國家領導人說服力不足的癥結,並不只是表面的「溝通技巧」問題。

議題戰略優先於說服戰術

總統帶領團隊推出爭議性政策之前,對於議題戰略的選擇,在談判面與政治面的思維邏輯截然不同,前者考慮信任建立,行動必須先易後難,後者考慮政治資本,行動必須先難後易。舉例來說,如果今天要推動的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領導人如果從談判面來思考,談判面的考慮可以是,「我們必須先成就較簡單的事,爭取更多支持,營造Yes, wecan! 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