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釐清影響力的灰色地帶

釐清影響力的灰色地帶

What Would Ashton Do— and Does It Matter?

本文提出的這項新研究,揭露「影響者」的威力與限制。
我演講時,都會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首先,我會問聽眾是否有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上關注演員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有的人請舉手。通常大多數人會舉手,這並不令人訝異。幾年來,庫奇一直在積極累積關注者,甚至租用廣告牌,呼籲人們要關注「aplusk」,那是他在推特的使用者名稱。2009年,他成為第一位擁有一千萬名關注者的使用者;到2013年初,關注者總數是1,370萬人。庫奇似乎就是不折不扣的社群媒體「影響者」(influencer)。但接著,我問觀眾另一個問題:有多少人曾因庫奇的建議而去做某件事情?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人舉手。因此,我不禁好奇:如果庫奇是典型的影響者,但沒有人去做他建議的事,那麼他究竟有什麼影響力?

每個行銷人員都應該努力思索這個問題。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2000年出版的《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一書,讓影響者的概念大為風行,自那時以來,企業念茲在茲的想法是,如果他們可以把自家產品打進精選的一組人脈良好、勇於發聲的消費者,產品遲早就會宛如病毒蔓延般暢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行銷人員花費數百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