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業務西方就是不懂中國?

中國從出口掛帥經濟,轉變成內需導向市場,速度之快,已超乎大多數西方企業的想像。不過,還是有一套因應的方法。
當大多數西方企業經理人想到中國時,腦中浮現的景象就是一艘貨櫃船,船艙及甲板上裝滿一箱箱玩具、成衣、iPhone,以及其他貨物,運往世界各個消費市場;而這些市場的人口,正是驅動中國經濟的動力。

這樣的看法大錯特錯。

儘管中國政府已充分公布獎勵內需計畫內容,但也只有少數西方人理解中國在這方面的投入目前進展如何。雖然中國有好幾百萬的貧農,以僅能餬口的工資過活,但同時也有更多的中國人移居到都市,並躋身中產階級。

從以下幾項資料即可證明,中國正以超乎預期的快速步伐,朝向更均衡的內需經濟發展。


■ 在眾多消費品項中,例如,鞋子、消費電子及珠寶等,中國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市場(見排名表)。



■ 亞洲對北美及歐洲市場的貨櫃運輸量,已低於亞洲各國間貨櫃運輸量,而後者中又包含許多輸入中國的貨物。


■ 在中國內需市場的需求中,本國生產的冷氣、機車、卡車及鋼鐵,占了絕大部分的銷售額。
■ 新崛起的中產階級,對新科技的接受度,超越幾乎所有的開發中國家。中國迄今已擁有四億上網人口,大多數是以寬頻的方式進行連線。都市中行動電話隨處可見,消費者多數直接跳過室內電話階段,直接使用行動電話。
■ 中國都市成長迅速,現在的都市數目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