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沉默不語的員工,遇上渾然不覺的主管,就會埋沒建設性的批評。更重要的是,組織沉默會導致優質的構想遭到壓抑。本文針對此現象進行研究,發現促使員工保持沉默最常見的原因,是覺得多言無益,不想白費工夫。
你或許就像許多主管一樣,自豪總是對員工敞開辦公室大門,以各種方式提醒員工,說你歡迎他們的建言。你可能也相信,自己了解大部分員工的心聲,他們會在會議上發言,在走道上和你聊天,透過電子郵件和你溝通。儘管如此,你實際接收到的訊息,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而且你還錯失了不少你該知道的訊息。
我們針對組織沉默(organizational silence),進行長達十年的研究,在最近一個階段,我們提出了六個問題,加入一年一度的康乃爾全國社會調查(Cornell National Social Survey),探討員工如何與為何保持沉默。調查結果有一部分一如預期:員工如果擔心禍從口出,就不會開口。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促使員工保持沉默最常見的原因,並不是害怕遭到報復,而是覺得多言無益,不想白費工夫。
員工有時候還是會坦白表達意見,再加上其他原因,往往導致主管無法察覺員工的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心態。主管以為自己接收到重要的訊息,但其實員工並沒有坦白說出想法,只是主管不知道而已。主管可以想想自己,就算你基本上是一個坦白率直的人,有時還是會保持沉默(「我平常很健談,但不會去談那個問題,或是不會在那個場合談,還是不會對那位主管談」)。當沉默不語的員工,遇上渾然不覺的主管,就會埋沒建設性的批評,毫不掩飾的真實更是無法呈現。更重要的是,組織沉默會導致優質的構想遭到壓抑。
我們對439位非自雇型(self-employed)的全職人士進行調查,找出四個常見的主管迷思。
這四個迷思都涉及組織中員工的想法,以及訊息的流動。
●迷思1
女性與非專業人員,比男性與專業人員更常保持沉默。因為前者較擔心發言不中聽的後果,或是較容易認為多言無益。
▶真相
從統計數據來看,員工因恐懼或多言無益而保持沉默的可能性,並不會因為性別、學歷與收入,而有顯著差異。
●迷思2
如果我的員工與我坦誠溝通,就代表他們不會對我有隱瞞。
▶真相
42%受訪者表示,他們偶爾會說真心話,但是如果認為這麼做沒有好處,或者會有壞處,他們還是會保持沉默。
●迷思3
員工不願意說真心話的原因,在於儘管主管百般努力,員工還是擔心說真心話會有危險。
▶真相
超過25%受訪者表示,對例行性問題和改善公司缺失的機會,他們不願意說真心話的原因,是不想浪費時間,而不是擔心說出的後果。
●迷思4
只有涉及違反法律或倫理的嚴重指控,才會讓員工不敢發言。
▶真相
大約20%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一般問題與待改進事項,也會因擔心後果而不願說真心話。像這樣對日常事務保持沉默,導致主管無法獲得必要的資訊,因此無法防範工作績效等更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