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保護主義另起爐灶?

保護主義另起爐灶?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he New Face of Protectionism?

不景氣過後,開發中國家會進入突飛猛進的時期,因為,大家不只看上他們的原料與勞工,愈來愈多公司更看好他們的消費者。因此,很有可能促成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各國透過自由貿易協定,來降低或免除特定物品的關稅,這對全球化企業的策略與營運來說,是別具意義的。
不景氣過後,開發中國家會進入突飛猛進的時期,因為,大家不只看上他們的原料與勞工,愈來愈多公司更看好他們的消費者。因此,很有可能促成更多自由貿易協定(FTA),各國透過自由貿易協定,來降低或免除特定物品的關稅,這對全球化企業的策略與營運來說,是別具意義的。

自由貿易協定從1990年代開始激增;在大家普遍不願使用「保護主義」這個名詞的年代,自由貿易協定是各國讓本地廠商享有優勢的常見方法,在政治上也是大家可接受的方式。如今保護主義已不實際,每個國家都仰賴進口物品與海外市場。但在政府紓困與刺激資金自由流通之際,已開發國家的政客不能太強調自由貿易,因為大家常怪罪自由貿易,說它是導致本國失業增加與競爭力下降的原因。自由貿易協定讓國家可主張關稅特惠主義,而不是直接主張保護主義。

中國會是對自由貿易協定最感興趣的國家之一。直到不久前,中國還非常依賴和歐美的貿易關係,但全球不景氣,給了中國一記棒喝,讓它猛然覺醒。已開發國家的訂單驟減,衝擊中國的製造業,讓中國官員明白他們過於仰賴歐美市場的危險。去年耶誕節,中國市場上充斥低價求售出清的存貨,但國內消費者也無法拯救中國的景氣低迷。多達數百萬人遭裁員,拖累了北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