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滿足我應有的渴望

今天,愈來愈多公司投入能滿足消費者「我應有」(“should” self)這份欲望的行業,像是健身房、天然食品商店,以及販賣健康、營養、教育、提神類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這類行業提供的,是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消費的商品或服務。
今天,愈來愈多公司投入能滿足消費者「我應有」(“should” self)這份欲望的行業,像是健身房、天然食品商店,以及販賣健康、營養、教育、提神類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這類行業提供的,是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消費的商品或服務。但要怎麼做,最能滿足人們這類高尚的渴望,其實這些公司懂的並不多。根據新的研究,業者想要成功,一個關鍵可能是搭售對消費者身心有益的產品或服務。事實上,我相信許多消費者若有機會,會很願意在未來購買讓他們覺得愉快的產品時,先考慮這些產品是否也有助於健康或教育。

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中所做的研究都顯示,如果馬上就看到結果,人們比較偏愛令他們覺得愉快、自己想要的(want)選擇;如果結果將來才發生,則比較偏愛對身心有益、應該(should)消費的東西。舉例來說,我曾研究過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DVD)線上租片服務,結果發現,如果顧客把租看知識濃度較高的(應該看的)影片排在知識濃度低的(心中想看的)影片之前(也就是說,這是在實際看片之前幾天所作的決定),他們不照租片順序歸還影片的比率(應該就是看片的順序),遠比先租看知識濃度低、再租看知識濃度高影片的人更高。

預付「明天應有物」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