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醫療以病人為中心

企業捐輸給醫療領域固然是好事,但更審慎地讓捐款用在最適當的地方,相信會使台灣的醫療環境更上一層樓。

最近讀到《哈佛商業評論》(HBR)全球繁體中文版10月號〈我的專屬醫療系統〉(Realizing the Promise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我非常認同此文的論述,也深信醫療觀念、作業革新、藥廠商業模式與保險制度改變,已是不可抵擋的趨勢,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這篇文章也觸動我對國內癌症醫療的一些看法。自從郭台銘先生宣布捐贈新台幣150億元給台大,其中一百億將用於設立一所擁有質子治療儀器的癌症中心以後,不少關心我們醫院的人問我,台大這麼一個超級的投資,對於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會不會造成威脅?

我非常樂意看到台灣企業界積極投入公益活動,台大醫學院及醫院是台灣醫療人才最重要的孕育場所,所以,郭先生把錢捐給台灣醫學龍頭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是,我認為把這筆錢全部花在癌症中心的硬體建設及質子設備,純然去追求把一塊錢當兩塊錢用的績效,極為可惜。郭先生如果有機會更審慎思考如何把錢用在對的地方,也許能讓這筆錢在促進台灣醫療的進步上,進一步發揮最大的效力。

醫學教育投資不足
當今台灣醫療領域最需要的是教育投資,我更認為台大醫學院與醫院本身才是最需要投資的地方;而投資的第一優先是師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