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智慧自欺的人更快樂?應對策略帶你屏棄自我安慰錯覺

自欺的人更快樂?應對策略帶你屏棄自我安慰錯覺

自欺的人更快樂?應對策略帶你屏棄自我安慰錯覺

Shutterstock.com

當消極情緒來襲時,若總是只會從「應對策略桶子」中匆忙抓點什麼東西來讓當下的自己好過一點:自我辯護、酸葡萄、否認等等,而沒有拿出最適合的應對策略,就只會淪為當下自我欺騙的安慰。抑制負面情緒的想法與作為,如何不自欺、不將就?

也許你讀過在過去30年內出版的許多書或文章中的一篇,諸如「為什麼自欺對你的健康有益」、或《自欺的潛在力量》(Kidding Ourselves: The Hidden Power of Self-Deception)。這些書和文章總結了心理學中一個流行的分支主張,認為我們的心理健康取決於對自己有多優秀、懷有多少「正向錯覺」(positive illusions)。

自欺的人更快樂:研究錯在哪裡?

下面是我對這一領域的一項典型研究方法論的總結,該研究是由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強納森.布朗(Jonathan Brown)所進行,看看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1. 布朗讓人們在「負責任」和「聰明」等正向特質方面,對自己和同輩人進行評分。
  2. 他發現,高自尊的人傾向於認為自己在這些正向特質上優於平均水準。
  3. 因此,布朗得出結論,心理健康與「自我膨脹偏見」(self-enhancement biases)有關。

你有發現什麼問題嗎?

首先,布朗從不知道人們對自己的評價是否準確。他只是假設,如果有人聲稱自己比一般人優秀,他們一定是受到了「自我膨脹偏見」的影響。但當然,對於任何特定的特質,許多人確實比常人厲害。有些人比一般人更有責任感,有些人比一般人更聰明等等。所以,另一種總結這些結果的方式可以簡單地說:「擁有許多正向特質的人往往有較高的自尊。」在這個故事中,根本沒有必要援引「自我膨脹偏見」。

在沒有任何客觀的現實標準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把人們的信念稱為「有偏見的」或「錯覺的」,這是一個在自欺研究中相當常見的問題。心理學中被引用最廣泛的一篇論文,是關於正向錯覺(positive illusions)案例的摘要,這是一篇1988年的評論文章,由喬納森.布朗(Jonathan Brown)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家雪萊.泰勒(Shelley Taylor)合寫,題為〈錯覺與幸福: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學視角〉(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如果你讀過關於自欺益處的文章或書,很有可能是引用自這篇論文。只需要略讀一下其中語言,你就能看出這個領域是將正向錯覺和正向信念合併在一起的。以下段落則為一例:

正向錯覺與幸福報告有關。對於有著高度自尊和自信的人、報告說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控制力,以及相信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幸福的人來說,要比缺乏這些觀念的人更有可能表明自己現在很幸福。

注意上述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間的轉換。第一句話說,幸福與你對生活的「正向錯覺」有關。但第二個支持性的句子僅陳述,幸福與你對生活的正向信念有關,而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這些信念是否準確。

有時,研究人員只是提前決定什麼必須是對的,然後假設任何不這樣做的人是在欺騙自己。自我欺騙問卷是心理學家哈羅德.薩基姆(Harold Sackeim)和魯本.古爾(Ruben Gur)在1970年代編制的,他們用以判定「愈是幸福的人,愈是對自己撒謊。」你的分數取決於你如何回答一系列關於你自己的問題,從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給分。

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曾經生氣過嗎?」如果你在7分中給1或2分,你就被會被歸類為自欺欺人。但我有一些認識了十多年的朋友,他們生氣的次數我一隻手就能數出來。如果他們誠實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就會被歸類為自欺者。

當然,「自欺導致幸福」的研究有其嚴重缺陷,但在許多情況下,不代表自欺無法導致幸福;自欺只是會侵蝕你的判斷力。

不過,既然有這麼多不涉及自我欺騙的解決方法,為什麼要選擇自欺?

訂定計畫

在電視影集《辦公室》(The Office)的其中一集,糊塗的分公司經理邁克爾.斯科特(Michael Scott)被高階管理人員告知,他必須在月底前解雇一名員工。邁克爾討厭做不受歡迎的事,所以他一再拖延。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只剩幾個小時的時間了,他還沒決定要解雇誰。其中一名銷售員吉姆.哈柏特(Jim Halpert)俏皮而又不露聲色地總結了邁克爾否認的技巧:「我想他一直希望有人主動辭職,或者在最後期限前被公車碾過。」

當想到不愉快的事情時,有一些自我欺騙的應對方法,比如為某項任務何以不必要找藉口,或者像邁克爾.斯科特那樣矢口否認。但也有誠實的應對策略,比方說想出一個假設性的計畫。

我曾經因為我對一個朋友做了不替他人著想的事情而感到內疚,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為自己的行為自我辯護。我應該道歉嗎?我多次對自己說:「不,沒必要。她可能根本沒注意到。」其他時候則是這麼對自己說:「反正她可能已經原諒我了。」顯然,我並不認為這些自相矛盾的理由完全令人滿意,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與自己進行同樣的論證。

最後,我問自己:「好吧,假設我必須道歉。我該怎麼做呢?」我沒花多久時間就在腦子裡擬了一份道歉草稿,我覺得我可以在沒有太多焦慮的情況下表達出來。當我想像朋友的反應時,我意識到我期待她會感激我,而不是生氣。一旦道歉對我來說似乎是可以忍受的,這就回到了我最初的問題:「我應該道歉嗎?」現在答案清楚多了:「是的,我應該道歉。」

令人驚訝的是,如果事情是真的,一旦你覺得自己對於關於怎麼做有了具體的計畫,則你得出「那不是真的」結論的衝動就會減少。不需要是精心製作的計畫,即便是一個簡單的計畫,如「接下來是我如何向我的團隊解釋這次失敗……」或「以下是我開始找新工作的方法……」,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讓你覺得自己不需要依靠否認來面對現實。

留意一線希望

有時,當我和人爭論到一半,我開始懷疑自己有可能錯了。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跡象。我很容易會把這種想法拋諸腦後,專注於挽回面子。

相反地,現在我會提醒自己仍有一線希望:在爭論中讓步可以為我贏得信用。這讓我在其他情況下更顯得可信,因為我已經證明了,我不會僅僅為了證明自己而死守立場,就好像我在為我未來的說服力投資。

丟了工作的一線希望是,現在你不用再忍受那些討厭的同事了;對一場糟糕的約會來說,其中的一線希望是,你可以把它變成一個日後能向他人述說的有趣故事。對於任何錯誤來說,其中的一線希望是,你可以從這段經歷中汲取教訓,用以幫助你避免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記住,目標並非說服自己相信你的不幸其實是一件好事。

我的一個朋友在面對令人痛苦的批評時,總會想出辦法對批評他的人報以感激之情。這對他來說很有用,但對我卻一點用也沒有。相反的,我處理的方式是,專注在思考若我能讓自己誠實地思考這些批評,我的未來會變得有多美好。

經由練習,你會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應對策略工具包。請記得:你不需要妥協將就。你看清事物的能力是寶貴的,你不應該犧牲它來換取情感上的安慰。好消息是,你不必這麼做。



書名/零盲點思維:8個洞察習慣,幫你自動跨越偏見,提升判斷能力(The Scout Mindset: Why Some People See Things Clearly and Others Don’t)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1.10.27
作者/茱莉亞.蓋勒芙 Julia Galef
作者簡介/Podcast節目《理性來講》(Rationally Speaking)主持人,她在節目中曾訪問泰勒.柯文(Tyler Cowen)、西恩.卡羅爾(Sean Carroll)、菲利浦.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以及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等著名思想家。她也是非營利組織OpenAI的顧問,與Open Philanthropy Project合作,共同創立非營利組織應用理性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Rationality)。她在2016年的TED演講「為什麼你會認為你是對的,儘管你是錯的」(Why You Think You're Right—Even If You're Wrong)觀看數超過65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