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讓自己舉足輕重

讓自己舉足輕重

Ravil Sayfullin / Shutterstock

新的一年,提升自己成為多元人才,並且讓公司的同仁們更多方面發展,都是提升個人與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自從2021年7月中旬《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的Podcast《請聽,哈佛管理學》開台後,受惠的不只是我們的聽眾,HBR團隊也收穫很多。為了製作Podcast,必須精選主題與文集、撰寫腳本、對外溝通,迫使同仁們也必須比過往更精讀HBR,不只是當期新內容,還包括過去的經典內容,讓成員也跟著一起學習與成長。

12月20日這一週上線的主題是「打造高績效的個人與團隊」,當週第一集就介紹一篇我認為的經典好文〈讓自己舉足輕重〉(making yourself indispensable)。這篇文章雖是十年前寫的,但隨著趨勢與環境變遷,套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更顯重要。尤其此刻正值歲末年初,每個人與公司都在盤點未來一年發展計畫,讀這篇文章更有價值。

培養交叉技能,比專研一項技能重要

為什麼這篇文章值得推薦?它談到一個核心概念是「交叉」。強調想晉身到最高階層,就必須培養互補技能。換句話說,要成為領導人,不能只有單一技能,也不能一直做同樣的事,才能成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人。

例如運動員早就是交叉訓練的代表。經驗豐富的馬拉松選手光靠增加跑步距離,無法明顯加快速度。為了提升水準,他需要透過重量訓練、游泳、騎自行車、間隔訓練、瑜珈等,來補現有訓練方式的不足。又如瘦身,運動或節食,只做一項,效果都不好,必須兩樣交叉持續做,才有效果。領導能力培訓也是一樣。例如,你已經是技術高手了,更深入鑽研技術手冊的收穫,不如磨練溝通之類的互補技能。

讓〈讓自己舉足輕重〉這篇文章驚人的是,作者的資料庫中有3萬多名接受培訓的中高階主管,一共有25萬筆評量紀錄,從中研究人員發現了16種正向關鍵技能,除了每個人必須擁有一項專業技能外,如何溝通、如何建立人脈,如何策略思考、如何倡議,創新、推動變革等等,也都是重要技能。

研究發現,有些技能的互補性極強,若同時擁有兩項互補技能,比深入一項技能的人,績效勝出非常明顯。例如,若只是「專注追求成果」,卻不重視「建立人際關係」,只有14%的人有機會達到卓越;但同時擁有這兩項,則有72%的機會。又如技術很扎實的人,若同時「溝通能力強」,鐵定更卓越。

2021年成功大學慶祝建校90週年。校長蘇慧貞特別提出,未來人才必須是「T型人才」。她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通才」為例,提出因應世界變遷,作為一所大學,除了培養專業人才外,還需培養全面跨域知識跟整合能力的T型人才。

回顧2021年,HBR也有幾項創舉。開設Podcast、舉辦第一屆數位轉型「鼎革獎」、評選台灣第一份上市櫃女性CEO二十強。在人才培育方面,我們推出了哈佛式個案教學的「領導者學程」,透過HBR最精典的個案研討(case study),聚焦於訓練企業負責人與高階經理人,發展策略觀點、面對兩難決策思維,並且透過課程平台,連結不同產業的精英,形成全台的領導者社群。

新的一年,提升自己成為多元人才,讓公司的同仁們更多元發展,均是提升個人與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