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談話只是意見分歧,不必撕破臉

只是意見分歧,不必撕破臉

Disagreement Doesn't Have to Be Divisive

每當有人觀點與我們截然不同時,我們會自然地傾向避免與他們對話,或是試圖說服對方,讓他們相信自己是錯的。這兩種方法都不是有效的溝通方式。研究顯示,當我們表現出願意傾聽他人意見,尊重對方不同的立場時,他們便會發現,我們的論點更具說服力。即使是在討論最棘手的主題時,抱持完全相反觀點的各方,還是有可能進行建設性對話的。
運作良好的組織,就像運作良好的社會一樣,都需要員工和領導人進行有成效的對話,即使在面對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時,也是一樣;其實,尤其在面對這類意見分歧時,更需要如此。

目前,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在社群媒體和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互動對象的核心信念與價值觀,似乎跟我們有衝突。口罩是否能減緩新冠病毒的散播、疫情大流行期間是否應允許員工居家工作,或者,究竟是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等這類不同的意見,經常會演變成激烈的爭論。

許多人不願參與可能難以進行,或是令人不自在的談話,試圖完全避免這類對話。不過,可能有一種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我們的話語中展現「對話接受性」(conversational receptiveness)。這表示意見不同的各方,應該表達自己願意交流彼此的觀點。這麼做所使用的語言,要能展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觀點真正感興趣。我同事和我進行的研究發現,這種行為可以學習,也能改進。

根本原因。我們許多人很自然會試圖躲避可能引起爭議的討論,原因在於,人們通常比較偏好的談話對象,是能支持他們信念的人,而不是那些不同意他們的人。這是因為我們不正確地預測,自己在這類對話中會有什麼感受。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