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管理妥協的藝術

妥協的藝術

妥協的藝術

Freedomz / Shutterstock

對人情理法、對事法理情。

台灣早已進入法治社會,多數民眾以社會或法律規範作為言行遵循的準則,才能維持整體的基本運作。但是不少人對所處的周遭環境仍有許多不滿,有的人獨善其身、假裝看不見;有的人四處糾舉,成為所謂的「正義魔人」;也有的人盡一己之力、低頭默默改善仍不完美的部分。

每位成員不同的反應與作為,正是一個多元活力組織的構成要素,既維持主要結構的穩定,也讓改善成為可能。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為自己負責、把別人放在眼裡。

組織裡,有的主管為了凸顯自己的權威,老是把:「這事不可妥協,那事不可妥協」掛在嘴邊;如果不分事務的性質和輕重緩急,凡事都不妥協,到最後部門恐怕淪為無法正常運作,或事事都得妥協的窘境。

華人社會常常陷入「情理法」、「法理情」的糾結之中;對事講法,對人論情,或許可作為簡單的劃分心法。

「妥協」VS.「鄉愿」、「和稀泥」

「妥協」一詞的英文是Compromise,在中文常讓人與「鄉愿」、「和稀泥」等負面觀感聯結;其實compromise也有「折中、和解」的意思,當某一方不堅持己見,為了顧全大局、成就共好,而接受其他建議。在民主時代,適度的「妥協」是基本素養,組織凝聚共識的過程也是如此。

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官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