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際網絡不是愈廣愈好!整理你的人脈,把時間花在「心動關係」上

不是愈廣愈好!整理你的人脈,把時間花在「心動關係」上

不是愈廣愈好!整理你的人脈,把時間花在「心動關係」上

Natalia Deriabina / Shutterstock

無論面對面或在網路上,我們都很容易以為認識愈多人就是人脈愈廣,例如電話上的聯絡人、臉書上的朋友、IG追蹤者等。這些數字讓我們誤以為建立的連結更多,我們就更重要,或是更受歡迎、更成功。但真正讓你的人脈成為心動的來源,要是你樂於相處並幫助的人,他們在乎你的發展和成功,向他們坦承挫折和尋求建議也很自在。

對藝術家來說,IG是很重要的社群媒體平台。英國畫家和插畫家麗安的IG追蹤者多達1萬5000人。這個數字雖然令人興奮,但跟這麼多人連結互動卻很花力氣。太多瑣碎的訊息,讓人難以回應真正重要的訊息—也就是有興趣的買家。而且網路世界少不了酸民,這些人會發表粗魯無禮的言論,有些是蠢話,也有接近攻擊性的謾罵。這些留言愈來愈多,麗安漸漸覺得自己被這種耗時傷神的網路活動榨乾。

麗安耗費太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甚至忽略了工作和生活。「我是母親,也是個藝術家,」她驕傲地對我說,「沒時間一天發10次推特。」然而,事實上麗安花在IG上的時間比實際作品還多。

她決定做一個大膽的改變。麗安刪了IG帳號,放棄了所有的追蹤者。「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想要愈多追蹤者愈好,但那不是我的目標。」她解釋,龐大的人脈對她賣出作品的幫助不大,「當你想販售的是藝術之類的商品,我寧可要50個會買藝術作品的熱情追蹤者,而不是1萬5000個興趣不明、還會傳來粗魯留言的追蹤者。」追蹤者歸零之後,她得以更仔細挑選與她互動的人,只跟真正欣賞她作品的人建立關係。

讓你的人脈成為心動的來源

無論面對面或在網路上,我們都很容易以為認識愈多人就是人脈愈廣,例如電話上的聯絡人、臉書上的朋友、IG追蹤者、LinkedIn上的人脈,或是推特上的跟隨者。可輕易追蹤的計量法,讓我們看著數字上升就心情變好。我們把自己的數字跟同事和朋友的數字相比較,誤以為建立的連結更多,我們就更重要,或是更受歡迎、更成功。殊不知擁有廣大的人脈只代表一件事:你累積了廣大的人脈!

讓你的人脈成為心動的來源。裡頭的人要是你樂於相處並幫助的人,他們在乎你的發展和成功,向他們坦承挫折和尋求建議也很自在。

精簡人脈,打造有意義的連結

人脈愈廣,裡頭有人能幫到你的機會就愈大,例如從中發現尚未公開的職缺或某個難題的答案—這就是大家花那麼多時間拓展人脈的原因。你認識的人,無論是工作上或社交上,對你已經有基本的了解;但廣大的人脈中,多數人跟你的互動都很少,所以你從他們身上還能學到很多。不過,充滿重要人士的人脈,和充滿願意伸出援手的重要人士的人脈,有相當大的差別。

凱倫是新創企業投資人,曾任科技公司主管。一開始她嘗試了拓展人脈的傳統路線,那就是盡可能多認識一點人。「我大概有大半年的時間都花在參加研討會和認識人上面,」她告訴我,「回想起來,那都不是真誠的互動和聯繫,而是一種數字遊戲。」很累人,而且到頭來都是浪費時間。

反省過總是讓她失望的交際應酬之後,她發誓要做點改變。凱倫不再灑下大網,轉而跟一小群人建立更深厚的關係。後來她正好在評估一家公司的投資潛力,亟需一份專業研究報告。雖然她的新人脈不大,裡頭卻有凱倫認為可能幫得上忙的女性。凱倫向這位女士求援,不到幾小時就收到詳細的回覆。「那份研究如果是我自己來做,要好幾個禮拜才能完成。」凱倫說。由於她跟這群人已經建立穩固的關係,她幾乎立刻就得到幫助。幾天後,她寄了一封手寫感謝函給幫助她的人。

精簡人脈後,凱倫還獲得其他好處。「交際應酬帶給我的壓力也少很多⋯⋯腦袋空出了很多空間。」她說。

人脈太廣,很難形成有意義的連結。研究發現,人最多只能跟150人維持有意義的關係,超過這個數字就很難真正認識人脈中的人。試試一個簡單的練習:當你想到相識的人和朋友時,你想得起每個人的長相嗎?這些人讓你心動嗎?大概沒有。即使是人脈很廣的人,多半也只跟其中的一小群人互動。我們人脈中的「朋友」,很多都不是真的想跟我們建立關係,只會在需要幫助時想到我們。

克莉絲汀是哈佛的企管碩士,她以為名校的廣大人脈會為她帶來許多好處;久而久之卻發現,這種人脈中有意義的關係不多,反而有一大堆人有求於你。「最誇張的一次是短短兩週就有10個人寫信給我,問我意見,」她解釋,「這些都不是朋友,也不是用心跟我建立關係的人。」回應這些人的請求對她的事業和生活都造成影響,讓她覺得筋疲力盡。

拓展人脈不只花時間,如果是網路上的交際,甚至可能有害心理健康。研究顯示,花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就愈不快樂,因為人通常只會分享好事,很少人會分享壞消息。別再跟他人在社群媒體上塑造的外在形象比較,而是要問自己:我離理想的職場生活更進一步了嗎?這是唯一重要的「比較」。

整理人脈的方法

要建立讓自己心動的人脈,關鍵在於知道自己喜歡何種關係。例如,有些人喜歡被朋友圍繞,一群人熱鬧地聚在一起;有些只喜歡跟少數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我就屬於後者。我很不擅長跟人保持聯繫,跟少數人建立關係比較自在。

不過,後來我辭掉上班族的工作,開始當全職的整理顧問之後,因為想要向人介紹我的工作,便投注了很多心力去拓展人脈。我參加了研討會,和不同業界的人聚會,跟很多人交換名片。然而,我漸漸發現有什麼不太對勁。

認識愈多人,我收到的活動和聚會邀約就愈多,行事曆也塞得更滿。最後再也沒有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被信件淹沒,為了回信忙得不可開交。看著筆記本上的人名時,我想不起長相的人愈來愈多。

像這樣被訊息淹沒的感覺並不好。而且我也懷疑,跟我甚至想不起來的人保持聯絡是否很像詐欺。人脈愈廣,我變得更加不安,於是我決定重整我的人脈。

我利用麻理惠的整理法,看著每個名字,只留下自己心動的人。我的通訊錄和應用程式上的人名大幅減少,最後除了家人和工作上的必要聯絡人之外,只剩下10個人。老實說,刪了那麼多名字,連我自己都很吃驚,但後來心情輕鬆多了,更能好好維持選擇留下來的關係。

因為有了更多時間和餘裕,我跟家人更常聯絡,也可以真誠地感謝朋友,即使是小事也一樣。我也比以前更加感激決定繼續保持關係的珍貴友誼。

自從重整人脈之後,我養成了定期檢視及珍惜人際關係的習慣。我寫下目前跟我互動往來的人,並記下我對他們的感謝。我因此更加珍惜他們,跟他們的互動也更溫暖貼心。這種方法正適合我,因為我只要一頭栽進工作,就常忘了替身旁的人著想。

就像為自己打造怦然心動的生活方式,選擇讓你怦然心動的人,然後細心呵護選擇留下的人,兩者都對建立心動的人脈不可或缺。當你覺得人脈有點不對勁時,把這視為一種跡象。要相信一件事:對你建立的關係感到自在,生命才會更充實,也能對其他人的生命有更多貢獻。接著,心懷感激跟不再需要的關係說再見,用心培養決定留下來的關係。

評估聯絡人:找出讓你心動的關係

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有聯絡人名單,例如LinkedIn、臉書和其他社群媒體,還有智慧型手機和電子信箱上的通訊錄。整理人脈時,一個平台一個平台地進行,先從想像理想的職場生活開始,你希望身邊圍繞著哪些人、和什麼樣的人?你想跟哪些人往來?

一一想著每個人,然後問自己:工作上我需要跟哪些人聯繫?跟同事或生意夥伴保持聯絡,有時是工作的一部分。

接下來問自己:哪些聯繫有助於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這些聯繫為你帶來怦然心動的未來,例如新(更好)的工作機會、寶貴的資訊或洞察,比方銷售線索或有用的建議。

最後問自己:哪些關係讓我心動?例如,想到這個人我會開心嗎?我會期待很快看到他嗎?有些人可能是因為跟你建立了有意義的關係而讓你心動,有些人可能是你喜歡幫助或指導的對象,或是你喜歡跟他們相處的朋友。

如果一個人以上三種都不符合,就把他從聯絡人中刪除,停止追蹤他們,或關閉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通知。很多社群媒體都可以刪除聯絡人或停止追蹤而不讓對方知道。

之後,允許自己選擇真正想留下的聯絡人。以前我都會一律答應LinkedIn或臉書上的交友邀請,因為多增加一個「朋友」當下很有快感。後來發現這不是真正在建立人脈,只是在累積泛泛之交。另外,也不要覺得自己有必要接受所有見面的邀約,或是出席自身領域的所有社交活動。這聽起來或許很難做到,但這樣反而有時間投入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人際關係。



書名: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Joy at Work)
作者: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