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改變通勤行為怎麼那麼難

改變通勤行為怎麼那麼難

Why It's So Hard to Change People's Commuting Behavior

根據一項新研究,要減少自駕通勤的現況,光是補貼公共交通費用或鼓勵共乘等做法,是無法有效改變的。因此,本文提出更積極的措施,像是讓開車上下班的成本增加、便利性降低,並相對提高其他通勤方式的舒適度、安全性、便利性;又或者,可以協助員工轉調工作或改變上班安排。

※ Podcast由行銷總監Even品讀,提供多元視角,助您閱讀文章時產生更多啟發。

平均來說,美國員工一年耗費兩百個小時通勤上下班,其中有四分之三的通勤者獨自開車上下班。自己一人駕車通勤不僅對環境不好(全球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24%來自交通運輸),對企業也不利。相較於搭火車通勤的人,開車通勤的人表示承受較高的壓力,以及較低的工作滿意度。這主要是因為開車通勤可能得在車陣中駕駛,而且會有緊張的路況。

一些雇主正在設法減少開車通勤的情形。但是,組織可以用什麼方式鼓勵員工用不同的方式通勤?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在歐洲一座大城市郊區的機場進行了一項研究。這座機場雇用七萬多名員工,在我們於2015年初進行研究期間,其中半數員工獨自開車上班。機場當局想了解是否能改變員工的通勤行為,從獨自開車轉變為更積極的模式,如共乘(carpool)、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上班。這有助於這個組織實現「減少交通壅塞」的永續性和運輸容量目標。

我們從機場的員工通勤調查中收集數據資料,並訪談數十名員工,以了解什麼情況下他們較有可能改用更積極、永續的通勤模式。依據他們的回答和當時最新的行為科學證據,我們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