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門別類有害思考

別讓資訊歸類害你做錯決定

分門別類有害思考

The Dangers of Categorical Thinking

分門別類有害思考

關於本文的藝術作品/布魯諾.方塔納(Bruno Fontana)受到郊區常見的大量相同外觀住家,以及形狀類似的現代建築拼湊形成的景觀所吸引。在他的攝影作品中,試圖將無限重複的形式分類,同時又突顯出讓這些結構體顯得獨特的客製化做法和裝飾性的裝飾品。

我們已經太習慣把資訊分門別類,經常在沒有類別存在的地方也看到類別。這種做法扭曲我們的世界觀,可能會妨礙我們做出妥善、健全決定的能力。而這種現象,對任何仰賴收集和分析資料據以做決定的企業,特別值得關切。

說ta。說da。現在,重複這兩個聲音,注意自己嘴裡如何發出這些聲音。兩者有何不同?

這是個陷阱題!兩者沒什麼不同。這兩個聲音不同,不是因為嘴裡動作有何不同,而是「發聲起始時間」不同所造成的;發聲起始時間是指你開始移動舌頭,到聲帶震動之間相隔的時間。如果這段間隔時間超過大約40毫秒,會聽到ta聲。如果間隔時間不到40毫秒,聽到的就是da。

令人驚異的是,你絕不會聽到ta或da之外的聲音。如果兩個人發聲間隔都不到40毫秒或者都超過40毫秒,不論他們發聲起始時間有多大差別,你聽到的聲音都一樣。某個人發聲間隔可能是80毫秒,另一個人只有50毫秒,可是你聽到的都是ta。但是,如果他們發聲間隔分別處於40毫秒這條分界線的兩側,即使只差10毫秒,結果都不同。如某個人的發聲間隔是45毫秒,你會聽到ta。如果另一人發聲間隔為35毫秒,你會聽到da。聽起來很奇怪,可是事實就是如此。

網路上最近拿「非此即彼」心態對我們玩弄的把戲大作文章,大家玩得不亦樂乎。例如,有個單字的錄音讓有的人聽起來是Yanni,有的人聽到的卻Laurel。還有一件衣服,有些人看起來是藍色和黑色,有些人看到的卻是白色和金色。就像ta和da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