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糾結數字,可能搞垮策略!別讓衡量細節壞了事業大計

糾結數字,可能搞垮策略!別讓衡量細節壞了事業大計

Don't Let Metrics Undermine Your Business

糾結數字,可能搞垮策略!別讓衡量細節壞了事業大計

策略是抽象的,因此員工常用評估策略執行成效的具體衡量指標,來替代策略。公司很容易陷入這種陷阱,但能採取步驟來避免。例如,讓負責執行策略的人參與擬定策略,使他們更可能掌握策略,也較不可能用衡量指標來替代策略。

過去幾十年,把績效指標與策略掛鉤,已成為普遍接受的最佳實務。策略本質上就是抽象的,但指標讓策略有了具體形式,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策略。有了衡量指標,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就可以把它曾經採用的「品質至上」策略,轉化為六標準差(Six Sigma)績效標準。蘋果公司(Apple)的「不同凡想」和三星公司(Samsung)的「創造未來」,都可以連結到新產品創造的銷售額。如果策略是打造組織所用的藍圖,衡量指標就是打造時使用的混凝土、木料、灰板和磚石。
但是,這種組織架構暗藏一個陷阱:公司可能很容易就忽視了策略,反而一心追求原本應該用來代表策略的衡量指標。富國銀行(Wells Fargo)就是這個問題的極端例子。富國銀行的員工未經顧客同意,私下用他們的名義開設了350萬個存款戶和信用卡帳戶,這是為了實施現在已變得惡名昭彰的「交叉銷售」策略。
富國銀行為此付出慘痛代價,財務失血至今尚未結束。除了初步罰款1.85億美元、償還顧客各種規費610萬美元,以及最後支付1.42億美元對集體訴訟達成和解(溯自2002年以來的的損害賠償)之外,富國銀行也很難吸引新的零售顧客。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