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之人員管理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藝術

專訪政大商學院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藝術

個案教學:聽、說、讀、想的藝術

司徒達賢認為,常常問為什麼,學生就會養成想清楚再來回答的習慣,這都是讀書或聽演講無法學到的能力或技巧。陳之俊 攝

司徒達賢的教學法有什麼獨到之處?對台灣產業又有哪些觀察?以下是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訪談的精華摘要。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你一直堅持用互動的方式教個案,有什麼好處?

司徒達賢答(以下簡稱答):一般上課很少會讓學生動腦筋,我希望讓學生專注。很多問題他們都想過,但是想得沒有系統,或道理不是很清楚,就是沒有想過「為什麼」。

所以,我上課就會強迫學生講為什麼,他們就會努力發掘自己的為什麼,也聽別人的為什麼,思想就會深化。

我不只問「為什麼」,還問「是什麼」。

比如說,如果講到繁榮發展,所有人都會說要繁榮要發展,但是怎麼繁榮?怎麼發展?

所以要講清楚,也要想清楚,並且成為一種習慣。

教個案,老師也要聽說讀想



問:個案教學與單向授課相比,教師的角色有什麼差異?

答:我的個案教學強調「聽說讀想」,上起來很辛苦。

首先,三小時的課,老師要全神貫注聽每一個人講話,要比對每一個人的內容,然後問學生:他剛講這個,跟另一個人講的有什麼不一樣?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必需要有答案,我一定要聽得很清楚,比對好之後才能問學生。

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成長是比較有幫助的。不能學生都聽懂了,結果老師沒聽懂;或者,學生講了半天,沒人能摘要他的重點,這時候老師就得幫他摘出來。聽說讀想,老師也是分分秒秒都在做同樣的事情。

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