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所謂的社群,並不是你FB上的粉絲群

所謂的社群,並不是你FB上的粉絲群

社群之中,個體不重要,個體之間的關係與連結方式更重要。要連結社群與商務結果,包括了三個部分:一、社群構建,即如何從無到有構建社群;二、社群運營,即如何保障社群持續運行;三、社群變現,即社群如何嫁接商業模式,實現商業價值。
社群遠從猿人時代就已經存在了。一種說法是,人要獨自在荒野中求生,存活機會渺茫,因此形成社群是基於生存必要,深植於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的基因,而不合群的DNA承載者,就慢慢被天擇淘汰。因此現在的我們,本能上就有群聚的趨向。

由此可見,社群其實並非為了你的行銷目的而存在,更不是Facebook、PTT等網站創造的。例如,同鄉會、同學會是一種社群組織,它往往是由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群、念同一所大學的人群所組成,在一個特定範圍,共同分享一種共同感受。

所以使用你商品或服務的消費者,他們為什麼要加入你商品或服務的社群?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首屆中國互聯網移動社群大會上指出,社群運營者首先要確定社群的價值觀,通過價值吸引、價值觀的篩選來建立關係,而關係的品質將決定社群的品質優劣。

以宗教社群的形成為例,是先有「死後有天堂」的價值觀信念後,才有被吸引而來的群眾。而這個信念本身就具有篩選機制,無神論者當然就不會被吸引加入,而因為這個價值觀的篩選機制明確,加入的群眾同質性高,再加上教堂與神職人員帶領的情境,社群成員間的關係品質,相對其他因利益、強制力、法規制度等聚集的群眾來說,就高得多了。

要形成特定社群,必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