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資料數據時代,消費者的「自我揭露」

數據時代,消費者的「自我揭露」

數據時代,消費者的「自我揭露」

消費者「自我揭露」引領的資料革命,將形塑出數據經濟的顛覆式創新能力。

人手一個行動裝置的今天,消費者使用App的同時,也在將自己的行為資料,揭露給App背後的企業主,這就是「自我揭露」。

例如,Netflix的使用者觀看影音時,他們的觀看習慣、愛好,對電影的評價、社群媒體分享數據,都會被Netflix蒐集分析,讓Netflix打造精準的推薦引擎,幫助使用者發掘下一個熱愛的影視選單。又如,駕駛人使用Google Map時,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數據,讓Google得以提供即時路況查詢服務,將暢通的車道標示為綠色,壅塞的車道標示為紅色。以及,馬雲的阿里無人商店,當顧客走進店內消費,就是走進了自我揭露的環境,顧客的臉孔、生物特徵,都會被記錄下來。甚至,在美國消費者只要下載免費的App軟體(如:Ibotta、SavingStar、Checkout51⋯等),再用手機拍下自己的超市購物收據上傳後,即可獲得許多商品每項$0.25至數美元不等的回饋金,例如:雞蛋、水果、飲品等。

軟硬體技術到位,發揮數據價值

企業主之所以能取得、運用「自我揭露」的數據,是因為行動裝置的普及,以及硬體、軟體的技術已經到位。

以視覺辨識技術來說,除了需要能攝影畫面的終端設備,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