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兩岸關係質變後的經營環境

2016年,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在本文分享他對於大陸市場第一手的觀察。李政宏認為,台商面臨了三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兩岸關係質變,不確定風險高;選才留才都難,只能勉力解決;台灣情結消逝,品牌維持溢價不易。
1980年代,中國大陸經濟開放改革,台商比許多外商更早進入市場,曾經風光一時。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其中有的成功擴張,但更多中小企業台商正面臨日益嚴苛的經營挑戰。2016年11月3日,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出席「2016第十四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他接受本刊專訪,帶給讀者對於大陸市場第一手的觀察。

「最大的挑戰,就是不確定!」上海台商協會會長李政宏,在1994年以上海冠龍閥門董事長身分到大陸,迄今已經超過了二十年,對於中國市場的轉變,他有長期觀察,他認為,與他進入大陸之初相較,台商面臨了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挑戰1〉兩岸關係質變,不確定風險高

首先,是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為台灣帶來更多不確定的經營風險,例如,在李政宏口中,最為關鍵的「兩岸租稅協議」。目前,儘管兩岸已經簽訂了租稅協定,但卡在兩岸監督條例部分條文並未通過,迄今無法生效。

「至少要讓我們看清楚遊戲規則是什麼,台商才能評估租稅風險。」他表示,台商普遍在免稅天堂設立公司,除了避稅,也因為當年前總統李登輝實施「戒急用忍」政策,要求台商不可以直接投資大陸,必須繞到第三地設立投資公司的歷史背景。如今兩岸都在追稅,而中國大陸與台灣在營業、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