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因應經濟困局的決策兩難

一國在面臨急劇的經濟衰退時,應採取經濟刺激(stimulus)策略,投錢救市?還是採取撙節(austerity)策略,刪減政府支出,來挽救國家財政與經濟?這個關鍵問題,不僅是長年來經濟學的經典論戰,對政治決策者而言,更是個典型兩難。

一國在面臨急劇的經濟衰退時,應採取經濟刺激(stimulus)策略, 投錢救市?還是採取撙節(austerity)策略,刪減政府支出,來挽救國家財政與經濟?這個關鍵問題,不僅是長年來經濟學的經典論戰,對政治決策者而言,更是個典型兩難。當國家債台高築,如果不刪減政府公共支出預算,債務可能讓貨幣崩盤,並帶來經濟負面衝擊連鎖效應,最終帶來無法回復的損害;然而,一旦撙節過了頭,人民信心崩盤,就會帶來消費緊縮、失業率上升,讓經濟復甦更為緩慢。可是,當情勢不明時,決策者該如何抉擇?

牛津大學政治、經濟與社會學教授、《失控的撙節》(The Body Economic, Why Austerity Kills )共同作者大衛.史塔克勒(David Stuckler)與另一位作者桑傑.巴蘇(Sanjay Basu)分析近代歷次經濟衰退之後,各國採取的對應策略,以及這些決策對公眾健康的影響。他們發現,過當的經濟撙節,往往擊潰人們的信心,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使得經濟復甦更為遙遙無期。

「不當的撙節是會殺人的。」(Austerity can kill)史塔克勒12 月初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