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無用商品最有用

無用商品最有用

The Upside of Useless Stuff

無用商品最有用

RYAN SNOOK

許多人認為,行銷手法是使我們產生物欲和消耗錢財的元兇,有時還會讓我們購買根本不需要的商品。不過,這類討論只反映行銷帶來的結果,但其實行銷也會創造需求,進而刺激我們工作賺錢,以便購買想要的東西。
最近,《哈佛商業評論》和其他刊物都在討論新型資本主義,以及創造社會利益的課題。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和馬克.克瑞默(Mark Kramer)也撰文指出,商界創造的所有利益,並非都具有同等價值;造福世人帶來的獲利,優於消費無用、甚至有害垃圾商品產生的獲利(見〈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HBR, January-February, 2011;全球繁體中文版於2011年1月號刊出〕一文)。

我冒著觸犯眾怒的危險,提出一個觀點:讓人們期望獲得他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或許可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而這些價值,遠比我們設想的還高。

假設我創辦一個事業,來販賣每瓶售價十美元的瓶裝空氣。這些瓶裝空氣的包裝美觀,我為這些產品取了法文名字:Respirer(意指「呼吸」),並在廣告中宣揚:Respirer的純淨程度,會令人想起清新的高山空氣。但其實每瓶清淨空氣的含量,不到10個ppt(parts per trillion ,RYAN SNOOK一兆分之一)!接著,我會請名人為Respirer的提神效果背書:例如,英國女星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