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最熱
數位轉型
、
esg
、
杜拉克
、
平衡計分卡
、
商業模式
我要訂閱
登入
HBR導師講座
新冠肺炎專區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職場新手進修
台灣CEO 100強
數位封面故事
雜誌
書籍
影音
HBR個案研究
精選專題
觀念圖解
數位版訂戶專屬
管理地圖
最新出版
2021年1月號
免費閱讀
會員登入免費看更多
訂閱數位版首月暢讀60元
首頁
/
鄧嘉玲
鄧嘉玲
用使命感激勵員工
激勵員工
|
雜誌文章
|
2018年7月號
在製作每期雜誌時,能報導典範人物,是最令人開心的事。這期,更具意義的是,我們專訪到國內個案教學大師、政大企管研究所講座教授司徒達賢。四十多年來,司徒教授用他稱為是訓練「聽說讀想」的個案式教學,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企業家。究竟這種緣自哈佛商學院、現在盛行於全球各管院的教學方式,優勢在哪裡?司徒教授在他七十...
收藏本文
分享
"用使命感激勵員工"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在邁向敏捷的路上
營運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6月號
目前,許多企業已廣為運用敏捷團隊。這種迅速建立原型、不斷修正,在短時間內完成創新的團隊,大大提升了生產力,像是特斯拉(Tesla)因此每週可進行二十項的工程改變;3M也因此把產品問世的時間提早了六個月。其他如亞馬遜、網飛、思愛普等知名企業,也都運用敏捷法縮短了創新流程。 企業領導人因此會想,那...
收藏本文
分享
"在邁向敏捷的路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創業之路的變與不變
創業
|
雜誌文章
|
2018年5月號
多倫多大學甘斯教授(Joshua Gans)領導的研究,分析了數百家新創企業,發展出一套「創業策略羅盤」的架構。這套架構,按企業預期對自己創新的掌控程度,以及與既有廠商的競合程度,將策略分為四類。對自家創新掌控程度最深的,可採取「智財型」策略;像是杜比(Dolby)音響五十多年來掌控音效技術...
收藏本文
分享
"創業之路的變與不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提問出創新
創新
|
雜誌文章
|
2018年4月號
為了因應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現代組織渴求創新,各種腦力激盪的方式應運而生。許多組織希望藉著腦力激盪找出答案,本期中,麻省理工學院領導力中心主任赫爾.葛瑞格森反其道而行,主張透過腦力激盪提出問題,而非尋找答案,這個方法更容易激發創意,進而解決問題(見〈從大哉問到大創見)。 這是因為當人們不是在尋...
收藏本文
分享
"提問出創新"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打造人資快速反應部隊
人力資源管理
|
雜誌文章
|
2018年3月號
「敏捷」的概念原用於科技、特別是軟體的開發,以快速打造原型、反覆吸收回饋意見,快速修正的精實流程,加速推出新產品。現在,敏捷的概念也為人力資源的領域所引用。因為過去人資在官僚體制下建立的方法,包括一年一度的績效評估、接班計畫、按部就班培育人員、輪調等,已不適用於現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企業運用這種敏...
收藏本文
分享
"打造人資快速反應部隊"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找出下一個成長動能
成長策略
|
雜誌文章
|
2018年2月號
2016年7月,第一個將擴增實境運用在手機裡的遊戲「精靈寶可夢GO」推出,大受消費者歡迎。這個遊戲在一週後達到巔峰期,共有2,850萬人下載,但十週後熱潮即消退。那年夏天結束,推出寶可夢的任天堂公司市值也消失了約67億美元。 這種稱霸一時、卻迅速殞落的新商品,被稱為是「大爆炸式破壞」商品,如智...
收藏本文
分享
"找出下一個成長動能"
URL
Facebook
分享至 Facebook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登入
記住我的登入狀態
忘記密碼?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註冊
換一張圖形
我同意接受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加入會員
使用其他平台登入即代表您同意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隱私權政策
登入
請輸入創建帳戶接收密碼重置的電子郵件地址。
換一張圖形
密碼重設